广安市落实农产品全链条监管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时间:2023-03-01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广安市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落实农产品全链条监管,农产品省级例行抽检合格率99%以上,没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6个县(市、区)保持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邻水县、华蓥市、岳池县3个县(市)保持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广安市保持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称号。

  一、健全监管执法检测体系。一是健全监管体系。从产地、生产、加工、收购、储运、销售,到餐桌,全市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形成网格化监管,每个乡镇2名以上监管员,每个村1名以上协管员。二是健全执法体系。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执法机构分工协作,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网络闭环。2022年邻水县农业执法案卷1件获评全国最高分。三是健全检测体系。市农产品检测检验中心和6个县(市、区)农产品检测机构健全,开展模拟能力验证和检测能力竞赛,稳步提升检测能力。市政府成立国有企业四川精准检测检验集团,把食用农产品也纳入检测范围,检测体系更加健全。

  二、完善全链条可追溯制度。一是完善产地环境监管。全市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47个、国省市水质监测断面17个、国省市大气监测点位11个,从严监管产地环境。连片水旱立体建设高标准农田28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6.8%,优化产地环境。二是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全市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采取“两次联合执法、四次联合抽查、一次经营主体专项整治、一次农业投入品违法案例清理”的“2411”精准治理模式,建立完善种子、农兽药、肥料、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名录,运用监督抽查、督促检查、飞行检查、暗查暗访等方式加强全体全面监管。2022年立案查处24件,办结21件。三是生产全过程管控。制定修订主要农产品生产标准,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按生产标准生产。建设100万亩粮油基地、改造提升80万亩特色产业基地,建成广安龙安柚、岳池粮油2个五星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广安蜜梨、武胜蚕桑、前锋青花椒3个四星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设立食品安全总监或食品安全员。应开尽开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落实生产主体责任。2022年,全市共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33.69万张,附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19.75万吨。加强收购储运过程监管,落实经营主体索票索证责任。四是农产品质量实现可追溯。主要农产品纳入国家(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在包装上推行标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追溯二维码等标识,实现主要农产品可追溯。2022年,市政府拿出500万元激励各县(市、区)扎实抓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培育,打造“华蓥山”区域公用品牌和广安龙安柚、广安青花椒、广安蜜梨、岳池蔬菜、武胜大雅柑、邻水脐橙等“一县一品牌”,全市绿色食品55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7个。

  三、落实保障机制。一是落实组织领导保障。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明确部门职责,强化保障措施。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规划制定、力量配备、条件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每年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二是纳入绩效考核。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政府考核体系、绩效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落实监管责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创新开展农业农村工作大比武,纳入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乡村振兴战略实绩、农业农村工作和绩效考核。三是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年度增长幅度满足监管工作实际需要,保障监管工作持续有效开展。(广安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监管与品牌培育科)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3/2/17/09ad5e35f4b74632bbc4909942b767c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