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185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时间:2022-04-21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吴伍兵等代表:
您们在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从当地资源禀赋出发,推进乡村振兴进程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聚焦“六大”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产业强镇、特色产业集群的“点、面、线”乡村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20年全省农林水领域投入920.7亿元,较上年增加184.5亿元、增长25.1%,资金增量、增幅为近年最高,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将农业产业化列入省财政预算,每年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亿元,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实施,支持办好合肥农交会、上海农交会。采取定额补助、规定上限的方式,在肥东等20个果蔬主产县开展试点,每个县选择3-5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围绕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开展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在省财政的引导支持下,全省16个市70多个县(市、区)每年安排财政资金约25亿元,支持农产品加工业、乡土特色产业、休闲农业等乡村产业发展。
二是坚持项目融合带动。近年来,我省先后争取到农业示范园、农业产业强镇、农业产业集群等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我们从项目实施、项目管理、验收项目验收等入手,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和体系,推动项目精准实施,提升我省乡村产业发展水平。2020年统筹资金8亿元,通过大项目带动,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此外,会同财政部门实施“特色产业+金融+科技”试点项目,强化农业金融、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要素支撑。目前,已整合财政资金1.5亿元,先后支持15个县(市、区),协同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其中,宿松县陈汉乡获得2020年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支持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重点推进当地油茶、香榧产业发展。
三是加强产品产销对接。组织举办2020长三角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2020全国农商互联暨精准扶贫产销对接大会、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等,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大面向沪苏浙地区招商引资力度,农交会期间落实签约项目、贸易订单75个,签约金额达227亿元。举办“长三角农产品加工一体化发展分工与协作专场对接会”,签订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皖沪共建协议,进一步夯实基地共建工作,提升皖沪农业合作水平。宿松县的安徽龙成农林发展集团入选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创建名单,从事菜籽油生产加工供应。
四是推进水利工程维护升级。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省管的大型水库、大型灌区、河道堤防以及泵站、涵闸等每年进行工程设施维修养护和改造,并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平。部分大型水库清淤已列入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并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对地方管理的水利工程,通过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资金,实施了大规模的病险水闸、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建设。省水利厅、省财政厅于2016年印发了《安徽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对工程维护的内容、标准、投资等作了明确规定,2019-2021年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3亿元用于全省小型水库维修养护。
五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组织各地对2020年度农村集体资产进行再清查再核实,进一步核实资产存量。指导各地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登记管理台账,推动平台建设,加强集体资产管理。逐步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机制。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市场主体,根据本地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积极参与农村“三变”改革。在全省推广使用省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指导各地做好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审查、登记、备案、建档工作。对全省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规模经营、农村产权市场交易以及纠纷调处等情况开展季度统计监控,实时掌握“三权分置”实施动态,加强工作指导。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开展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2020年完成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2002宗,土地流转交易面积32万亩,成交金额5.2亿元。
六是深化基层农技推广。省市县乡四级共有2513个农技推广机构,其中县级农技推广机构446个、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1997个。全省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全覆盖。组织全省各级农技人员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全省1.3万余名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服务行政村1.47个、贫困户1.96万户。全省发布各类技术指导意见3.57万次,开展线上技术指导83万人次,接受电话、微信等各类技术咨询167万人次。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全年累计培训3.3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和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目标方向,强化问题导向,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强化工作推进机制。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借鉴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结对帮扶、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加大乡村产业发展力度。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皖山皖水的独特地理优势,实行错位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把小宗类、多品种地方特色农产品做成兴业富民的大产业。加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通过项目和企业带动发展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特色产业强村。
三是持续推进三产融合。围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建,推进农业与加工、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农业+”多类型融合态势,不断增强县域辐射带动力,强化联农带农。积极帮助农村地区完善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建设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能力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配备预冷、低温分拣加工、冷藏运输等冷链设施设备,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能力。
四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将继续开展病险水闸、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推动灌区现代化建设改造,并根据水利工程权属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及管理单位的管护责任,加强水利工程维护升级,切实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
五是推进技术体系建设。加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岗位专家团队、试验站站长及时开展科技服务助力生产。根据各地需求,由体系首席专家牵头,组成专家服务组,依托全省综合试验站,为全省农业生产提供决策咨询和生产指导。
感谢对我省乡村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支持我省农业农村发展。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
联系电话:0551-62666770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5月25日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public/7021/559150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