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明确 这些情况会丧失集体成员身份!

时间:2024-08-20     来源:乡村振兴内参编辑部     作者:

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身份不仅是农民身份的象征,更是他们享受集体福利、参与集体决策的重要基石。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这一身份也面临着诸多变化与挑战。

今天,小政就来和朋友们科普一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第十七条规定,丧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五种情形: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明确 这些情况会丧失集体成员身份!

一是生命的终结,即死亡;

二是国籍的转换,即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三是身份的重叠,即已经取得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四是职业的转变,即成为公务员(但聘任制公务员除外);

五是其他法律法规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规定的情形。

值得庆幸的是,对于因取得其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或成为公务员而丧失原身份的情况,国家并不会一刀切地剥夺其原有权益。相反,它赋予了农民在一定期限内保留已享有权益的权利。这一规定,无疑是对农民个人权益的尊重与保护,也是法律人性化的体现。它让农民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仍能享受到集体经济的红利,避免了因身份变化而导致的权益损失。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如何平衡好个人发展与集体利益,确保每位农民在时代变迁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享受应有的权益,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

在此,小政呼吁各级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社会各界应当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宣传与普及,确保每位农民都能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同时,也应积极探索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权益保障机制,为农民在身份变动、职业转型等关键时刻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人文关怀。

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招募调研员,关注廉政信息,舆情动态,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欢迎您加入010-56212739、010-53387132、010-56212746

 乡村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