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黄牛”让群众生活“牛”起来

时间:2022-04-27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现在公司牛存栏量约1300头,其中涠洲黄牛近800头。”近日,在合浦县石康镇鲤鱼村,合浦吉吉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吉景告诉记者。

  涠洲黄牛是我市较早获得的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种类,该品种品质上乘,经济价值较高。其核心分布区在涠洲岛,在一县三区均有分布。近年来,由于涠洲岛旅游开发比较快,涠洲岛能够留给涠洲黄牛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为了让涠洲黄牛这个特有品种得到发扬光大,从2012年开始,该公司累计投资2630万元建设养牛基地,养殖品种主要有涠洲黄牛和利木赞、西门塔尔、德国黄牛、楼来牛等多个杂交品种。目前,该公司存栏牛约1300头,其中能繁母牛606头(涠洲黄牛母牛352头),2021年出栏肉牛506头,产值600多万元。

  为了提高涠洲黄牛和其他品种肉牛的经济效益,该公司向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大量收购木薯渣,并利用微生物技术发酵处理,不仅大大节约了养殖饲料成本,还提高了养殖肉牛的出栏率。同时,采用半自动化收割、粉碎牧草,通过“微生物+”发酵、半自动化投喂,提高牛的采食量和消化率。

  从2020年起,合浦县整合10个贫困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50万元,与该公司合作经营发展村集体经济肉牛养殖项目,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0万元,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目前,该公司不仅推动新农村建设,还带动附近150户农户规模养殖涠洲黄牛和其他品种肉牛,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bh/t1180390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