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食用菌产业全年无间休循环生产,助推乡村振兴

时间:2022-04-22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灵川县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人工栽培品种多样,全县人工栽培食用菌品种主要有秀珍菇、灵芝、香菇、赤松茸、姬菇、平菇、云耳、双孢蘑菇、黑皮鸡枞菌、猪肚菌等,分布在灵川12个乡镇56个村委会。近年来,灵川食用菌通过“稻+菇”、“菇+菇”等多种模式齐发展,呈现出食用菌产业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食用菌产业成为了灵川县助推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之一。

  一、基本情况

  2021年灵川县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750万平方米(其中人工栽培面积达到5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16%;总产量达到6.91万吨,创造产值达到6.08亿元,新增产值0.87亿元。

  二、取得的成绩

  (一)基地年年有新点,产量年年创新高

  近年来,桂林桂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灵川县金晨菌业有限公司等几家专门从事食用菌菌包繁育、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按照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菌包供应、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品牌销售要求,免费技术跟踪指导、产品代销服务,为老百姓解决了前期投入成本大、技术难度高的难题,所产的产品不愁销,从而辐射带动了一大批食用菌种植主体,食用菌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新的种植基地层出不穷,产量稳步提升。2021年,由灵川县桂泰种养专业合作社新带动发展食用菌种植户37户,新增秋冬种赤松茸面积七百多亩约28万平方米,预计新增产量一千七百多吨,新增产值1750万元以上。

  (二)全年无休搞生产,撑起乡村致富大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立足灵川本地资源优势,气候优势,全年无间休循环生产,各季度田间、大棚均有食用菌栽植,各季度均有鲜菇产出,餐餐均有鲜菇品尝。高温季节可采摘主要品种有秀珍菇、灵芝、猪肚菇、黑皮鸡枞菌、毛木耳等,中低温季节可采摘主要品种有姬菇、赤松茸、云耳、双孢蘑菇、凤尾菇等。创新发展了“秀珍菇+姬菇”、“猪肚菇+香菇”、“猪肚菇+赤松茸”等周年生产模式,食用菌产业活跃,老百姓增收致富快,推进乡村建设速度。

  (三)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

  食用菌产业是灵川县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充分利用湘桂铁路、桂柳高速、贵广高铁等交通优势和海洋山山脉林区、青狮潭水库积雨区,构建起以桂黄公路沿线乡镇为中轴、以西片乡镇和东片乡镇为两翼的“一轴两冀”的产业发展格局,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食用菌产业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1.在经济效益方面,栽培一亩食用菌平均产值达到4万元,亩均纯收益达到1.5万元以上。形成了灵川镇狮子铺、马塘一带食用菌一村一品格局,家家户户建起了菌洋楼,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菌子家庭的接力棒也传到了菇二代的手中,食用菌产业呈现欣欣向荣之态。小小蘑菇撑起了致富大伞,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2.在生态效益方面,一是完成青狮潭库区养殖转产食用菌种植工作,为桂林市饮水工程奠定了基础,保住了绿水青山;二是创新发展了秀珍菇菌脚养鱼生态经济模式,既解决了我们菌菇尾料乱倒乱放影响人居环境的难题,又增加了养鱼效益,亩产鱼1.2吨以上,亩产值超4.8万元,纯利润能达2万元以上;三是农作物秸秆基料化用于种菇,菌渣还田用于种稻种菜种果,既解决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难题,又提高了土地土壤肥力,多级生态循环,彰显生态效益。

  3.在社会效益方面,全县已有12个乡镇56个行政村四百多户农户抱团参与食用菌产业项目,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二千多个,三千多名农户实现户均年增收七千多元。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

  三、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强化政策扶持

  灵川县委、县政府对食用菌产业高度重视,整合资源扶持食用菌生产,近三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三项食用菌扶持政策,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其中2021年投入食用菌生产资金760多万元。

  (二)龙头引领,助推产业发展

  不断加大食用菌龙头企业引培力度,先后引进灵川县金晨菌业有限公司、桂林桂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桂林丰茂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资金实力雄厚、销售渠道稳定的食用菌企业(合作社)53家,培育形成灵川县金晨菌业有限公司、灵川县桂泰种养专业合作社、灵川县安泰种植专业合作社、灵川县恩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食用菌产销骨干企业(合作社)8家。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共享发展红利。据统计,2021年底,全县已有食用菌生产基地64个,县级食用菌产业示范区2个,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53家,其中自治区农业龙头企业1家,区级示范社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食用菌供深企业2家,食用菌加工企业4家,食用菌生产全产业链雏形已基本建立。

  (三)加强技术支持,倡导科技兴菌

  不定期邀请区主管部门检查灵川食用菌生产,建立广西大学食用菌培训基地,一对一与广西食用菌创新团队朗宁首席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同时,桂林市农业农村局也派出技术力量支持灵川食用菌生产,县农业农村局定期对产业指导员、驻村干部、村委会干部、致富带头人开展食用菌产业培训。科技兴菌,技术先行,近年来,灵川县开展各种培训、技术交流达三百多场次,培训人员近10000人次,指导食用菌企业、土专家注重自身技术提升、开发与总结,获食用菌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四十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为食用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延伸产业链条,为食用菌生产保驾护航

  为了提高食用菌产业市场抗风险能力,引导并扶持桂林桂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公平乡岩山村委会投入1000万元资金建设一座日处理菌菇鲜品30吨以上的食用菌加工厂房。目前,加工厂房正按预期开展相关施工项目,有望2022年3月底前投入生产,有效提高食用菌产业市场抗风险能力,同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五)搭建产销平台,让产品销售无忧

  充分利用东盟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发挥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永久落实桂林的优势,搭建了桂泰、金晨、丰茂源、大野领域等食用菌线下销售平台。利用京东、天猫、微信、抖音等网络销售媒介,构建了桂菌子、有啵等线上营销网络。定期开展灵川县特色美食、农产品展示暨旅游文化周等活动,大力推广食用菌美食及产品,2021年共开展和参加各类农产品推介会和电商销售活动10余场次,各级领导积极推介灵川食用菌产品,进一步推动了灵川食用菌“走出去”。

  (六)创新高效模式,多模式协同发展

  新时代提出新使命,新任务更要新担当!在较为传统的食用菌家庭作坊基础上,我们不断探索,不断转变方式,创新发展了“秀珍菇+姬菇”周年生产模式,赢得灵川秀珍菇一枝独秀的口碑;利用菌菇尾料发展“菌养鱼”生态经济,破解了食用菌下脚料难处理的难题,同时增加了生态养鱼新亮点;充分利用海洋山脉、青狮潭水库积雨区、新老寨革命老区的生态环境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下灵芝、香菇仿野生栽培模式,为山区人民寻出了一条产业路;大力发展“稻+稻+菇”、“稻+菇”水旱轮作复种模式,实现钱粮双增收;结合撂荒土地专项整治行动开展秋冬季撂荒田种菇新模式,种菇基料造良田,为来年粮食丰收打基础;基于柑橘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大力发展“退果还粮冬种菇”模式,让老百姓持续增收致富;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开发农业农村生态资源和乡村民俗文化,推动全县农旅融合发展,加快开发食用菌产业健康养生旅游项目,积极打造“看醉美景、摘生态菌、尝生态菇、带伴手礼”的食用菌养生旅游产品,实现“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njtg/nyjs/lszwzzjs/t1130997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