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山亭区以乡村旅游为抓手撬动乡村振兴赋能共同富裕

时间:2022-04-22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山亭区实施闲置村落“复活”、传统文化“振兴”工程,推进特色体验游、品牌文化游和大美全域游,持续增加农村收入,逐步缩小贫富差距,蹚出一条以乡村旅游“小支点”撬动乡村振兴赋能共同富裕有效路径。2021年共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6亿元。

  一、“复活”闲置村落,做大乡村休闲游,为乡村振兴“蓄能”

  一是创新业态蓄动能。以小李庄村、三合山顶村等闲置村落为试点,探索实施闲置村落“复活”工程,对闲置村落、院落进行整体策划、统一包装、特色培育。如,冯卯镇小李庄村成立乡缘旅游合作社,将闲置小院统筹起来,打造左邻右舍等28个业态小院,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二是精致建设蓄势能。按照“一镇一韵、一村一色”的特色定位,规划建设诗话山水、古风民俗、农事风情等功能型美丽村居,探索从“绿起来”到“富起来”的乡村振兴之路。目前,建成美丽乡村精品片区3处、示范村158个,覆盖率58%。三是提升环境蓄潜能。实施旅游线路沿线风貌集中整治,全链条提升配套设施。已建成7条60公里旅游绿道、2条43.3公里环湖绿道,完成公路通车总里程1400余公里,实现景区景点旅游公交、标识全覆盖。

  二、“转型”传统产业,做活特色体验游,为乡村振兴“汇能”

  一是休闲采摘体验。依托55万亩特色林果基地优势,建成万亩枣园、洪门田园综合体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3处、省级开心农场13个、省级精品采摘园14个,壮大火樱桃、长红枣等乡村旅游特色采摘品牌,年接待游客42万人次。二是产品加工体验。推进农业产业链开发,整合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资源,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200余家,开发葡萄酒、休闲食品等100余种系列旅游产品,使工厂成为旅游景点、城镇成为旅游集散地。三是农事参与体验。引导合作社和特色种养殖基地进行“定制化生产”,培育发展认养农业、渔事节会等体验活动。北庄镇葡萄种植合作社对入社葡萄园实行“五统一”办法,目前入社农户308户,发展葡萄种植2000余亩,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四是精品赛事体验。紧抓“山东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机遇,着力培育户外登山、自行车运动等体验式体育旅游项目,筹办梅花山山地自行车、抱犊崮登山等精品公开赛,年接待参赛、锻炼、观光游客12万人次。

  三、“振兴”传统文化,做强品牌文化游,为乡村振兴“聚能”

  一是红色文化的赓续与发展。深耕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大力发展红色研学游。建设八路军抱犊崮抗日纪念园(根据地遗址)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出八路军食堂忆苦思甜餐、豆选法选举等体验活动,年可吸引35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二是乡土文化的保存与修复。采用“修旧如旧”方式,对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区域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累计投资10余亿元,建设4A级景区翼云石头部落度假区,建成水泉酱油公社等乡土文化记忆馆12处。三是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山东琴书、泥塑、皮影戏等非遗民俗文化走进乡村旅游点,实现民俗文化创造性传递与复兴。其中,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伏里土陶,发展到200余个品种,作品传入美、法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

  四、“集聚”资源禀赋,做靓大美全域游,为乡村振兴“赋能”

  一是乡村游“串联”全域旅游新格局。编制《山亭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山亭区全域旅游发展与提升规划》,以乡村游为主线,统筹推进“美丽景区+美丽道路+美丽河湖+美丽园区+美丽乡村+美丽城市”六美共建,将景区游、文化游、工业游、乡村游串联融合,倾力发展大美全域游。目前,打造美丽乡村、休闲度假、红色研学、历史文化4条全域游线路。二是乡村游“拓宽”基层治理新路径。成立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场监管分局,实现多部门联动综合执法。同时,在乡村游发展相对成熟的景点、村居,村民自愿组建“崮乡义警”“网格睦邻”等旅游志愿者队伍,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有效性。三是乡村游“赋能”乡村振兴新活力。紧盯乡村游多元需求,同步发展美食、民宿、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多种业态,实现乡村游与农业共生共建、与工业互促互利、与服务业相融相通,带动镇街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持续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12元,同比增长11.8%,其中乡村游带动的收入约占1/3。(枣庄市山亭区政府)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ztzl/rdzt/tpgj/sxjl/202201/t20220124_38463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