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聚力打造家禽全产业链 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8-09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今年,商洛市紧扣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工作要求,把家禽产业作为市级主导产业,围绕稳定农民增收、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实施以丹凤华茂牧业为龙头的肉鸡全产业链和以山阳金鸡产业园为承载的蛋鸡全产业链“两链同育”,以健机制、育主体、促融合、创品牌为工作基点和推进路径,推进标准化养殖、精细化加工、网络化物流、品牌化营销、资源化利用“五化一体”,聚力打造“小木耳大产业”式的家禽全产业链,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截至6月底,全市肉鸡出栏1916.67万只,蛋鸡存栏757.33万只,禽肉产量2.71万吨、禽蛋产量5.84万吨。

  健机制,高位推动聚合力。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把家禽产业作为“菌果药畜”全产业链发展的重点产业,印发“十四五”家禽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以丹凤为中心的5000万只肉鸡产业带和以山阳为中心的1000万只蛋鸡生产基地,把商洛打造成全国绿色畜产品输出地。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出台《商洛市培育和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实施意见》,成立分管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印发家禽全产业链培育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培育路径、重点企业和建设项目。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市政府定期召开推进会,安排部署、调度进度,建立“六个一”工作制度,实行清单管理、季度交账,压实工作责任、形成推进合力。

  育主体,壮大集群扩规模。一是培育“链主”企业。采取“筑巢引凤”,先后投资5.13亿元,引进北京德青源公司在山阳县建起120万只蛋鸡养殖区、10万吨饲料厂、2.3万吨蛋品加工厂、5万吨有机肥厂、1万立方沼气发电厂和100万套蛋托厂,年产值达到2.6亿元,成为全国知名、全省领先的生态循环蛋鸡产业园。二是壮大“链队”企业。以标准化规模养殖为方向,全市万只以上蛋鸡养殖场发展到130个,占全市蛋鸡存栏的52.03%;年出栏万只以上肉鸡规模场73个、10万只以上肉鸡规模场30个。三是实施“联户”经营。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外接市场、内联农户”作用,洛南县云蒙山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鸡苗统采、饲料统购、产品统销”,带动80多户养殖户年外销鸡蛋1.2万吨,形成了以大带小的生产格局。

  促融合,延链补链增效益。一是发展规模养殖。以标准化创建为引领,积极推广自动化养殖设施装备,发展5万只层叠式自动化肉鸡舍26栋,标准化网上平养肉鸡舍54栋,丹凤段湾肉鸡养殖小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畜禽健康养殖示范场,全市肉鸡规模化率达到96.36%、蛋鸡规模化率达到86.11%。二是发展精深加工。建成丹凤华茂、商南丰联、山阳广远3条肉鸡屠宰生产线,设计年屠宰能力达到1.1亿只。支持华茂牧业开发了以养生滋补、休闲食品为主的八宝布袋鸡、八宝香鸡、十三味卤鸡等30多种产品,实现了从“白条鸡”上市向熟食品加工转变,促进了加工增值。三是促进农牧结合。先后引进鸡粪密闭发酵罐处理工艺、纳米膜生物肥发酵技术,全市建设有机肥加工厂23个,年处理畜禽粪便200多万吨,促进了资源利用、增值收益、农牧循环发展。华茂牧业累计投入资金4.3亿元,形成了种鸡孵化、商品养殖、饲料生产、肉鸡屠宰、熟食加工、冷链物流等十大板块,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建立76个销售门店,促进了资源使用。

  创品牌,营销赋能闯市场。一是健全生产标准。制定蛋鸡、肉鸡生态养殖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技术标准,加强产品质量抽检,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全市鸡蛋和鸡肉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常年保持99%以上。二是培育产品品牌。积极开展“两品一标”认证,认定绿色食品26个、有机农产品1个,“商凤”牌鸡肉产品商标被省市场监管局命名为“陕西省著名商标”,陕西未来牧业天然植物添加剂替代抗生素获得国家专利,“本草蛋”深受消费者青睐,全市6个鸡蛋产品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三是扩大市场营销。依托“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和“中国气候康养之都”两个金子招牌,利用展会推介,宣传我市特色家禽产品生产环境优势、品质营养保健功能,推动华茂牧业肉鸡系列产品进入华润万家50多个连锁超市,在西北占有60%的市场份额,山阳“德青源”品牌鸡蛋市场畅销,商洛绿色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稳步提升。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sxdt1142/20220808/980191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