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管理上台阶 焕发农村土地新活力---鞍山市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经验做法

时间:2022-04-21     来源: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鞍山市紧紧抓住农村宅基地分配、流转、抵押、审批、监管等关键环节做文章,针对农村宅基地“分类难、颁证难、使用难、执法难、换证难、盘活难”问题,采用“多规合一、规范审批、外部放活、主动监管、房地一体、综合利用”举措,以“六项举措”破解“六大难题”,构建起科学规范的宅基地管理体系,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鞍山模式”,取得了喜人的改革成果。

  推动“各自为战”向“多规合一”转变,有效解决“分类难”问题。海城市在全面总结宅基地制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试点改革成果,制定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规范性文件和工作流程11项,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实现了“多规合一”和村庄布局优化、宅基地规模减量化。根据产业提升、城乡融合、拆迁撤并、特色保护等村庄规划类型,分类、划片确定宅改方向,全域村庄规划编制率达62%。

  推动“粗放管理”向“规范审批”转变,有效解决“颁证难”问题。岫岩县出台《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建房规划许可管理工作通知》,总结形成《农村宅基地申请相关证明、公示、意见书、申请书模板》等流程要件8份,规范审批流程,固定审批要件,形成“网格化审批”模式。2021年审批农村宅基地建房583宗,审批面积17.1万平方米,审批宗数及面积均位居全省各县(市)区排名第1位。

  推动“内部流转”向“外部放活”转变,有效解决“使用难”问题。海城市按照三权分置要求,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权益不受损”三条底线,按用途类型(自住类、经营类)对宅基地有偿使用阶梯收取土地使用费(15%、50%),实现了“放活使用权”的具体路径,用市场杠杆调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让恒产者有恒心。

  推动“被动处置”向“主动监管”转变,有效解决“执法难”问题。千山区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为契机,加强宅基地监管队伍建设,业务科室“主内”负责对“一户一宅”认定等培训解读,农业执法队“主外”负责具体案件查处,推动形成司法建议,理清宅基地执法边界,打破执法主体不清、处罚依据不明的惯有格局,唐家房镇唐家房村违建问题处置案例获市政府表彰推广,对占用耕地建房行为起到了极大的震慑,有效保护了耕地资源。

  推动向“宅土分离”向“房地一体”转变,有效解决“换证难”问题。铁西区高位推进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收集整理多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破解了城市子女继承农村父母农房后如何登记颁证、户内成年子女如何申请使用权登记、农房流转后如何登记换证等民生问题,在解决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方面形成了“鞍山经验”。

  推动“保障居住”向“综合利用”转变,有效解决“盘活难”问题。探索推广“迁村腾地”“就地兴业”“休闲民宿”“产业配套”“投资绿卡”“招才引智”“人文历史”等七种闲置农房和宅基地有效盘活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强村富民产业。以千山风景区韩家峪、庙尔台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为试点,充分发掘宅基地及农房物权属性,利用抵押融资政策,为乡村民宿、餐饮业发展注入资金活水。在西荒村、三里社区2个省级试点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43处,盘活利用率达44.8%。


原文链接:http://nync.ln.gov.cn/nyyw/nyxw/gzdt/202203/t20220318_45294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