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澄迈:科技赋能 “橙”果丰收

时间:2024-11-12     来源: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采摘、装框、搬运……近日,在海南省澄迈县福山镇福橙种植基地里,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果香,一颗颗橙黄饱满的福橙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于果树之间,一派繁忙。

  “我们的福橙个头饱满、鲜甜多汁,每年都供不应求。”果园工作人员摘下一颗福橙,信心十足地说。

  

  

  

  澄迈福橙拥有“中国十大名橙”的称号,之所以美味闻名,源自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澄迈是中国绿色名县和世界富硒福地,独特的火山岩富硒红土壤和适宜的热带季风气候为澄迈福橙提供了优越的生长条件,孕育出的福橙皮薄多汁、色泽鲜艳、果肉细嫩,风靡岛内外市场。

  数据显示,2023年澄迈福橙挂果面积为7462亩,总产量1350万斤,产值达到620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7万余人,为当地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成为澄迈农特产品的“金字招牌”。

  “受超强台风‘摩羯’影响,今年总产量虽有所下降,但品质口感与往年并无差别。”澄迈县福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福山镇辖区福橙挂果面积6000多亩,预计可达到600万斤。“目前已正式进入采摘季节,摘果时间从10月延续到翌年的2月。”

  

  

  

  一颗小福橙,如何摇身一变成为富民大产业?

  建立育苗棚与繁育体系、成立福橙研究所、搭建“澄迈福橙品牌产学研交流平台”、建设农产品分拣集散中心……澄迈县委县政府给予一系列扶持政策与支持措施,大力推进澄迈福橙产业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走出一条产业振兴新路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走进澄迈福山农产品分拣集散中心,一颗颗福橙正有序滚动在数字化无损分拣生产线上。

  “这是在进行智能检测,通过先进智能技术导入光学仪器分选系统,科学化筛查无损糖酸检测标准流程,智能识别出福橙大小、重量、花皮比例、饱满度、甜酸度等信息。”分拣集散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自动智能设备检测下,澄迈福橙被分为不同等级分销于全国各级市场。“不仅岛内需求大,澄迈福橙还远销上海、南京、香港等地。”

  “我们的福橙是有‘身份证’的。”

  “什么‘身份证’?”

  分拣员拿起一箱包装好的澄迈福橙,扫描二维码,手机立刻出现溯源信息:名称、果径、糖度、种植户名称、种植地址、出仓时间、农药残留检测合格情况。

  “通过识别产品商标和扫描溯源防伪二维码,能直接掌握福橙的基本信息。”分拣员介绍,聚焦“澄迈福橙”品牌发展,澄迈严控产品品质,规范包装统一管理,不断提升产品防伪和产地溯源,让消费者吃得安心。

  

  

  

  如今,澄迈福橙品牌度不断提升,是澄迈县“6+2”品牌农产品之一,也是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更是助农增收的“黄金果”。

  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持续赋能。作为农业大县,澄迈积极打造“6+2”品牌矩阵,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农业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为打造热带高效农业强县提供有力支撑。

  在海南橡胶红光分公司规模化澄迈福橙种植基地里,近3000亩的澄迈福橙在智能化科技设备的管理下结出累累硕果。

  从“天上”到“地里”,从种植到管理,海南橡胶红光分公司积极探索科技赋能农业转型升级之路。“我点进手机管理系统,就能控制上千亩种植基地的灌溉与施肥,非常方便。”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基地不断深化数智化,布局无人机施肥、割草机除草、自动喷灌设施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打造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耕、种、管、收”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模式,促进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此外,澄迈还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通过观光、采摘、旅游等方式,吸引大量休闲游客,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下一步,澄迈将推进福橙全产业链发展,在种植、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做好优化服务,进一步打通供应链、物流链,护航福橙产业健康发展。




原文链接:https://agri.hainan.gov.cn/hnsnyt/ywdt/zwdt/202411/t20241112_376678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