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是什么意思 有哪些难点?

时间:2024-01-02     来源:乡村振兴内参编辑部     作者:

易地扶贫搬迁其实就是:有的地区环境太过恶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即便下发了扶贫补贴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于是,在农民自愿的情况下,国家有计划地统一组织将当地农民搬迁到生活和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政策的对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自愿搬迁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因生存环境恶劣导致的贫困人口。

易地扶贫搬迁是什么意思 有哪些难点?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环境,在搬迁时地方也会配套出台一系列措施,协助搬迁群众解决就业问题。但是,在脱离了过去的生产方式后,搬迁农民如何实现增收养家糊口依旧是该项政策的一大难题,这也是当地农民对搬迁产生顾虑的一大原因。

所以,各地方的相关部门应当多多结合当地的特色条件找到适合搬迁群众的增收方式,没有具体目标的可以先分析分析其他相似地区的方式。像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的共享摊位,靖州渠阳镇源龙村的‘小园子经济’都是很好的案例。当我们找到足够多的搬迁群众增收案例,就能进一步解决群众的顾虑,将他们拉出贫困的大坑。对此,朋友们是否支持呢?

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招募特约编辑,关注廉政信息,舆情动态,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欢迎您加入010-56212739、010-53387132、010-56212746

乡村资讯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