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技术要点
时间:2023-12-19 来源: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一些国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呈明显扩大态势,形势复杂。我国正处在秋冬高致病性禽流感高发季节,防控压力大。针对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态势和防控难点,我中心组织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禽病组专家提出如下技术要点。
一是细巡查。增加巡查频率,了解家禽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处理解决。查看料槽和料筒的饲料剩余情况,判断家禽是否有采食量减少等异常情况。查看饮水器,判断家禽饮水是否正常。查看家禽粪便是否正常,有无拉稀、绿便、血便等。查看家禽状态,是否有呼吸频率和呼吸姿势异常,是否出现精神沉郁、嗜睡,眼结膜发红、扭脖、原地转圈等异常状态。查看禽群是否有死亡异常增加,产蛋禽群是否出现产蛋率突然下降。发现家禽有异常情况的,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行采样检测,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二是严免疫。针对不同饲养周期家禽,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基础免疫完善、及时补免。要选择国家批准的疫苗厂生 产的合格禽流感疫苗进行接种,确保免疫效果。疫苗应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保存和使用,注射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免疫后要进行抗体水平监测,根据抗体水平,及时补免,确保群体免疫合格。要关注周边疫情风险和候鸟迁徙状况,必要时进行全群加强免疫。
三是防野鸟。安装防鸟网或驱鸟设备,开放和半开放式在禽舍在周围安装,密闭式禽舍在通风口、门窗处安装,防止野禽与家禽接触。水禽养殖户避免到候鸟栖息地等开放水域放养,减少家养水禽接触候鸟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羽毛的机会,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放养家禽,通过围网等方式控制放养范围,有条件的可在围网上方加盖防鸟网,避免在野生禽类栖息地放养。
四是勤消毒。秋冬季节气温较低,消毒效果下降,要尽量选用高效消毒剂,保证消毒药浓度,对禽舍、人、车、物、环境等重点环节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带禽消毒选择在白天温度高时进行,选用刺激性较小、无气味的消毒剂,不同成分的消毒剂要轮流使用,消毒频率每1-2天1次为宜。
五是重保暖。秋冬季节,舍内外温差大,要保证禽舍的密闭性和保温性。禽舍墙壁间和屋顶间缝隙采取密封措施,可用塑料布或油毡纸在禽舍增设隔温层,拱棚高的可加吊保温层,有条件的可在舍内安装热风炉或暖气片。要注意垫料厚度,维持在5~10厘米,做好潮湿和结块垫料的清理工作。
六是适通风。可根据气温上升、下降情况,逐渐增加和降低通风量。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时段,进行适度通风,深夜至早晨太阳升起之前的寒冷阶段,以最小通风量为宜。秋季夜间和冬季温度较低时间段,可使用间歇式通风,保证禽舍的换气量和温度的稳定性。要循序渐进增加通风,防止风冷效应及湿度大幅下降使家禽受凉。
原文链接:http://nynct.guizhou.gov.cn/ztzl/cdjsystcmy/202312/t20231216_8336191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