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旬阳市农业综合执法工作高效推进

时间:2022-04-27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在旬阳市委市政府、市农业农村局的坚强领导下,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紧紧围绕2022年重点工作目标,按照责任考核要求和时间节点高质高效推进,积极启动了各项工作任务,迎来二季度工作“开门红”。

  农资下乡进村现场宣传.jpg

  

  开展“禁渔期”执法监管,全力保护生态环境

  实施禁渔期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全局计、为子孙谋而作出的重要决策,对于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按照全省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执法行动要求,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一是在强化日常巡查的同时加大禁渔期宣传,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长江“十年禁渔”精神,印制了20000余份宣传单,分发至各镇各村,在汉江流域、旬阳流域重点水域张贴,提高社会公众对电力捕鱼等破坏水生生物和水域生态环境行为的抵制意识,共同营造保护母亲河生态环境、爱护水生生物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对辖区禁捕水域开展常态化的、高频次的执法巡查,特别是案发相对频繁的区域;加强了与公安等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了联动执法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了各种违法捕鱼行为,尤其是带有链条化的违法捕鱼行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全面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广大群众参与护渔活动,让违法捕鱼无处藏身,最大限度消除非法捕捞隐患,不断巩固禁渔成果,确保了此项重大决策行稳致远。截至目前出动执法人员220余人次,执法车辆46余台次,联合公安巡查执法4次,劝离垂钓人员119余人次;现场没收钓鱼工具86余支。

  执法人员暂扣的渔具.jpg

  

  开展“农资专项治理”行动,为粮食种植“保驾护航”

  当下正值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也是农资购销旺季和假劣农资进入市场的高发、易发期,旬阳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净化农资市场,确保农资质量可靠、稳定向好。一是重点检查经营户的进货渠道以及进销存台账建立、备案号、流水号等,在种子领域重点查处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未审先推等违法行为;在农药领域重点查处假劣农药、禁限用农药、套用或冒用农药登记证、包装及标签标识不合规等违法行为;在肥料领域重点查处假冒伪造登记证、肥料有效成分含量不足、非法添加农药成分、标签标识不规范等违法行为;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领域重点查处无证生产经营假劣兽药饲料、饲料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有效管控农资产品质量。二是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中提醒广大农民,购买农资时一定到有固定场所、证照齐全的正规农资经营门店购买;要认真查验所购买农资产品的包装,索取留存农资产品购货凭证。同时,要科学使用农资产品,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并妥善处理农资包装废弃物,防止造成土壤水源的二次污染。自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已立案查处农资违法案件1起,共没收假种子298袋、假劣农药384袋(件、瓶),没收违法所得金3842元,发放宣传资料1760余份,深入镇村 9个,宣传人次2500余人。

  农业园区开展农产品抽样检测.jpg

  

  开展农产品抽样送检,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全面做好2022年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保障我市农产品质量优质、安全。一是旬阳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先后深入6个镇,9个种植业基地,在生产基地负责人配合下,完成省级农产品定量抽检样品30个,安康市级抽样送检畜禽样品8个,监测样品全部在生产环节抽取,经专业认定机构检测,样品100%达标。二是执法人员根据重点对风险高、群众反映强烈的农产品品种生产基地的生产记录、药品使用与管理、承诺达标合格证使用等情况进行了专项现场检查,并积极向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要求合理用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用好农产品追溯平台,发挥数据支撑作用。充分用好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发挥平台数据高效、实时、聚合优势,快捷分析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监测情况和安全风险点,为抽检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农资专项行动门店检查登记.jpg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sxdt1142/20220424/97924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