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2335号(文体宣传类149号)提案答复的函摘要

时间:2023-08-29     来源:农业农村部     作者:佚名

杨钰尼等17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活态世界遗产哈尼梯田保护传承力度的提案》收悉。经商云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现答复如下。

  农耕文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文化遗产是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耕思想、理念、技术的活态传承。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倡议以来,中国便是这项事业的最早响应者、坚定支持者、成功实践者、重要推动者和主要贡献者。作为我国西南山区山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于2010年被FAO认定为GIAHS,并于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价值。

  一、关于开展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规律的研究

  组织开展农业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重大课题研究,通过打造绿色农业品牌、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多种措施,探索现代农业背景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道路。启动实施“专家+遗产地深耕行动”,帮助遗产地解决遗产保护和利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推进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搭建知识共享平台,设立GIAHS(中国)促进乡村振兴协作网。指导编制《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统筹制定遗产保护管理策略、提出相关举措。

  二、关于活态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坚持遗产动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健全遗产保护管理制度,持续提升遗产管理能力和水平。发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建立年度工作交流机制,启动GIAHS动态监测工作。实施世界文化遗产构成要素古村落保护展示与环境整治,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指导当地政府深入挖掘遗产价值、拓展梯田产品,探索村集体企业主导的国保单位村寨发展模式。加大遗产价值宣传推广力度,提升遗产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部

   2023年8月24日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govpublic/GJHZS/202308/t20230828_643514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