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专家蹲点服务 推动马铃薯丰产增收

时间:2022-04-22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日,在浦北县小江街道六桥村顺丰农作物专业合作社马铃薯收获现场,伴随着马铃薯收获机器的轰鸣声,一个个外观饱满靓丽、个头匀称的马铃薯从疏松的地里翻腾而出,工人们忙着将马铃薯分拣打包、装车,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我面前这两块地总共一亩四,收了11000多斤马铃薯,今年平均一亩至少有7000斤!这里面得亏专家团提供的‘保姆式’服务,要是没有前段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产量比现在还要高,哈哈哈……”正在地里收获马铃薯的合作社理事长高芳先按捺不住心中喜悦说道。据了解,该合作社去年种植马铃薯总面积400余亩,预计总产量达1400吨,按目前收购价2.2元/公斤,可实现产值308万元。自去年筹备秋冬种马铃薯生产以来,市、县、街道三级农业农村部门技人员组成专家服务团,结合线上远程诊断和分时段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引导合作社加强栽培管理,狠抓病虫害防治,确保高产技术执行到位,为实现马铃薯生产高产高效提供了全天候“保姆式”服务支持。

  去年以来,在专家服务团的指导下,合作社采取“良种+良法”相结合,打造了马铃薯节本增产增效示范样板。一是主栽高产质优良种。合作社在市农业农村局项目实施成果指引下,主栽薯型好、薯块均匀、表皮光滑、抗性强、产量高等诸多优点的良种,分别为希森6号和珍妮。二是狠抓病虫害防治。指派了3名植保专家,按“两天一微信视频诊断、每周一次现场会诊”工作原则开展植保服务,按照“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和绿色植保理念,加强田间病虫害调查,种植抗病品种,保护田块周围天敌动物生境,布设频振式杀虫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应用高效植保无人机施药,做到了病虫害抓早抓小,农业措施、生态调控与理化诱控的有机结合以及病虫害统防统治。三是提高种植科技化机械化水平。按照“稻+稻+薯”种植模式,在专家指导下严格执行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采用机械化深耕、旋耕,高垄覆膜、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使用机收,田间轨道运输机运送,无人机施药施肥等,大大节省人工,提高产出成效。

  据了解,近年来,“稻+稻+薯”模式在钦州市灵山县、浦北县、钦北区等多地实践,遍地开花。开展冬种马铃薯能够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促进种植户收入双赢,有效释放产业潜能,点燃乡村振兴引擎。目前,马铃薯在钦州市产业基础、产品品质、产业规模等方面兼具优势,已成为钦州市稳粮增收的一大法宝,为钦州市守稳“粮袋子”这个“国之大者”发挥了重要作用。(编辑:叶建春 农丰)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qz/t1176378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