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罗汉果 攀上“摇钱树”

时间:2022-04-22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一年之计在于春”近日,在资源县传福罗汉果农民合作社种植基地里,30余名村民正在基地里忙碌,有的开沟、有的发苗、有的栽种……工作井井有条,如同工厂“流水线”一般,场面热火朝天。

  因地制宜  发展罗汉果产业

  近年来,资源县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立足产业兴旺、持续稳定增收为核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依托当地海拔较高,气候湿润,土质疏松等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鼓励和引导群众发展罗汉果产业,走出了土地流转、劳务增收、合作共赢的路子。

  

  

  通过了解,罗汉果种植采取“合作社+种植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农户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建立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户不但可以获得土地流转收入,还可以以资金入股的方式实现分红,同时还能在合作社里务工,实现农户稳定增收。

  “罗汉果,既可以入药,又可以做成食品,市场前景广阔。”合作社负责人李传福介绍,罗汉果鲜果市场价格每个在1.2元左右,基地今年种植80余亩,预计亩产在15000个,年产值达到144万元。

  坚持学习  种植技术逐渐提高

  “每一株的间距要保持在1.2米左右”“种苗的时候,根要与沟底的肥料用新土隔开。”李传福一边不厌其烦地跟村民们讲解种植要领,一边示范操作。

  合作社的成员虽然都是在家务农的好手,但是对于种植罗汉果,对大家伙来说都还是个新东西。在发展罗汉果种植的前期,为了把罗汉果管理好,合作社组织成员到龙胜、永福进行实地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县上举办的罗汉果种植技术培训,遇到专业技术难题就咨询农技专家、与驻村科技特派员签订基地服务协议。久而久之,相关的种植技术逐渐提高起来。

  李传福说,“万事开头难,我们山里人最不怕的就是吃苦,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定能战胜产业发展中的一切困难。”

  共同发展  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车田村五组村民潘东林,是土地流转的村民之一,平时他也在基地务工。“种植罗汉果攀上‘摇钱树’,我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罗汉果,在自家农闲之余,我自己平时也在这里务工,每天100元的工钱,主要就是做翻土、施肥、栽种等工作,一个月下来,还是有两三千元的收入,不仅能满足日常开支需求,每年还可以存下一笔钱,不用外出也能过得很好”说起合作社发展罗汉果产业以来带来的变化,潘东林感慨良多,道出了众多参与群众的心声。

  李传福介绍,按照现在的这个栽种进度,在4月下旬,全部栽种就将结束,包括整地、抽沟、施肥、搭棚,盖网等,这一阶段总用工数在800个左右,能带动全村50余户老百姓就近就业务工,实现增收。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l/t1178755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