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发展乡村特色 助推乡村振兴

时间:2022-04-22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和乡村工匠名单,全国共有708种乡村特色产品入选。其中,灵川县香菇脆和红薯脆榜上有名。近年来灵川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以优势特色产业为基础,开发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灵川县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基础,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为重点,结合资源、市场、人力等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全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新格局,推动特色产业串珠成线、集群成链,让更多地农民分享特色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截至目前,全县获“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个。其中,三街镇龙坪村(红薯)、海洋小平乐村(桃子)、潭下合群村(柑橘)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九屋易家(柑橘)获区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

  三街龙坪村的全建军于2010年下半年回家建新房,正好赶上晒红薯干的季节,因为天气回潮,村民丢掉许多没来得及晒干的红薯,看着乡亲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红薯干就这样整筐整筐地被倒掉,他心里特别的难受,家乡几十年如一日的落后面貌深深刺痛了他,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发展红薯干产业。2013年全建军成立了灵川县龙达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灵川县第一家种植与初加工相结合的合作社。注册了“九坎十坷”商标,建设了三街黄金红薯干加工厂,将传统红薯干制作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持续发展。龙坪村每年生产红薯干300吨,在合作社“产业+合作社+党员+农户”特色产业模式的带动下,周边村屯500多名村民进行红薯种植和加工,红薯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由原来每亩收入1000元,达到现在2万元。

  推动农旅产业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灵川县大力推进实施“旅游+农业”战略,利用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丰富的产业资源等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加快农旅融合发展,形成了“东、中、西”三线并进的乡村旅游线路,打造了“橘红甘棠”、“竹海避暑”、“金秋银杏”、“爱莲文化”等一大批休闲旅游产品。目前,全县有休闲农业园区、农庄、农家乐及乡村旅游景区(点)达350多个,较具规模的有52个,获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6个。2021年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701.48万人次,实现总收入26.92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26.82%和27.46%。

  海洋乡小平乐村积极践行村民入股、资源入股的乡村旅游开展模式,依托桃李优势产业、银杏古树林及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统筹规划,建设美丽休闲乡村,逐步形成了“春赏桃花,夏品桃李,秋观银杏,冬看雪淞”的四季休闲乡村景观。利用当地小气候条件,突出当地产业优势,不断发展壮大桃李产业和高山蔬菜产业,加强小平乐村休闲农业基地的建设,流转土地300多亩,先后建成了桃李种植园、梯田水稻种植园,利用村集体林场,建成1000亩“海洋春色”映山红观光园区。如今在小平乐,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越来越好,这些特色产业不仅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更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好路子”。截至2021年底,全村桃、李、蔬菜等种植面积达1.6万亩,生产效益达60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年接待游客17.9万人次,增加就业岗位100多个,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彰显现代农业特色

  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我县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推进产业集聚为核心,依托现有的桂林高铁经济产业园为核心,建设一个市级农产品(粮油食品)加工集聚区,吸引了16家粮油加工企业集聚,其中,金土地粮油、绿苑米业获广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聚区还培育了聚德苑、品味鲜、香老太等果蔬、畜禽加工企业20余家。

  灵川县金晨菌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富硒食用菌种植、加工和销售的现代农业企业,2018年创建品牌“桂金晨”,产品包括富硒云耳、香菇、灵芝及灵芝孢子粉、营养代餐粉、香菇脆等,近年来,该公司积极探索食用菌产品的深加工,自2017年开始新增一条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自主研发出“云耳玉米粉”、“云耳黑豆粉”等营养代餐粉,其产品食用方便、口感上佳、营养价值高,食用菌产品的深工加,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更提高了产品附加值。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冷链物流业、原材料供应、产品加工及包装、服务业的发展。食用菌产业从生产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彰显现代农业特色。

  据统计,全县已注册登记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和流通的相关新型经营主体近40家。

  创新“互联网+”模式,提升农产品流通率

  灵川县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创新融合“电商+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了聚农电商物流园,搭建物流配送产业平台,已建成电商仓储、快递分拣中心2万平方米,改造高铁园电商大厦,提供5000平方米办公场地,打造“分拣+仓储+办公”产业链,助推农产品销售搭上电商快车,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发展动力。2021年,灵川县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县农产品通过电商上行销售额6.5亿元,金土地粮油在社区团购平台,销量达8000吨以上,电子商务成为农产品流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灵川县潭下镇正鸿果业的村民们正忙得热火朝天,选果、分类、套袋、装箱……一箱箱贴上物流单的灵川特色水果就将通过快递,走出农村去往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正鸿果业的负责人周小燕说:“每天这样的场景,要上演无数回,接单、装箱、打单、发货,一气呵成,第二天一早就要用运输车运往电商产业园快递发货点,把柑橘寄出去。每天的柑橘都供不应求,邮政、桂林银行、盒马生鲜、美团、拼多多等平台都要求我们保证每天的供应量不少于2000件。”正鸿果业只是我县充分利用电商平台,通过“农产品+网红直播+电商平台”助推“农货出村”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县有电商个体户、企业1200家,建成1个县级物流服务中心、2个县级电商运营中心、成立12家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的物流服务站、88个菜鸟驿站;全县成立了128个乡村电商站点、384个乡村益农信息服务站,实现农村电商行政村全覆盖。让更多人吃到灵川县绿色、健康、优质的农特产品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户拓宽了销售渠道,助力他们增收致富。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l/t1178918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