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牵住产业发展“牛鼻子” 走出乡村振兴特色路

时间:2022-04-22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宾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推进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建设,助推乡村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同时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动乡村面貌有效改善、农民生活持续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红陶制品示范基地建成后,将对我们进一步打响品牌、提升影响力有很大助推作用,增强年轻一代传承非遗红陶的信心。”宾阳县红陶非遗传承人颜长希表示。

  红陶制品示范基地位于邹圩镇邹圩社区下窑村,总投资1000多万元,目前已完成修复工作坊、维护龙窑遗址、阶梯窑等项目建设,红陶展销体验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该项目将为传承邹圩制陶技艺,推动当地发展制陶产业和壮大集体经济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在宾阳县古辣镇,当地通过大力实施古辣稻花香里夜间经济农文旅融合提升工程,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项目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目前,集镇提升工程项目已经竣工,涉及集镇历史街区立面改造、街区与景区衔接外围艺术涂鸦等;古辣“稻花香八宝”健康食品(大米制品)加工项目加快推进。

  古辣“稻花香八宝”健康食品(大米制品)加工项目依托古辣镇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古辣香米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块“金字招牌”的引领效应,通过整合食品加工资源,进一步完善古辣香米产、供、销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

  “项目建成后,将助推古辣香米整体价值得到质的提升,直接带动近200人实现再就业。大米年加工量也有望从现在的2万吨提高到3万吨。”广西鸿发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宗良说。

  在宾阳县武陵镇理化村,当地手工业发达,现有130户村民生产牛角梳,加工牛角梳产品20多种,全村注册了“龙劲”“旺角”“观真”等多个品牌。2015年武陵镇获评为“广西特色牛角梳之乡”,龙劲牛角梳获评全国著名商标。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宾阳县还充分挖掘传统经济的潜力,对有传统手工制作的专业村进行资源整合,着力推进宾阳县武陵镇理化、云梯、六蒙、四才、廖寨5个村委会牛角合作项目建设,做优做强特色产业。

  今年,宾阳县将持续重点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多方面多角度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以更多优质项目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增收富裕。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nn/t1174754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