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区农业农村局强化党建引领 点燃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时间:2022-04-22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兴宁区农业农村局强化党建引领,探索“党建+”发展,塑造乡村“形、实、魂”,努力走出一条以“红色引擎”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之路。

  党建引领风貌新 塑造乡村之“形”

  一是组织联建,发挥“党建引领”。兴宁区农业农村局党支部开展多种形式的“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积极与联系社区、帮扶村、派驻村、农口企业、红色基地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2021年,党支部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4次,全年组织党员、积极分子深入秀和社区、高峰社区、金桥社区参与南宁市“双创”行动和疫情防控行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生态联治,厚植“绿色底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组织党员通过政策宣传、入户走访激发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主人翁意识,主动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厕所革命工作中。去年,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开展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6.9%,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7%,彻底改变了农村厕所脏、乱、差的形象。以党组织带动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践行党员干部身先力行,在去年4月联合八塘村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暨全域乡村风貌提升包村整治专项活动,展现了“党员带头群众赞、百姓跟着党员干”的生动局面。

  

  

  

  党支部书记张昌辉带队参与八塘村全域乡村风貌提升包村整治

  

  党建引领产业强 充盈乡村之“实”

  一是坚持特色主导、整合资源。以党建引领产业先行,发展高质量现代农业促振兴,已形成花卉苗木、瓜果蔬菜、特色家禽三个优势产业。坚持项目为王,引进广西看今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5万吨高端大米加工基地项目、广西富凤黄羽肉鸡屠宰加工项目、广西民盛畜牧规模生猪养殖场项目、农工商集团智慧牛业及乡村振兴产业园项目(一期)等优质项目,不断升级产业链。在抓好项目落地的同时,充分利用主城郊区的地理位置和产业优势,着力打造“五塘大米”、“五塘苦瓜”、“兴宁小麻鸡”等特色品牌。二是坚持龙头引领、融合发展。创新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发展村级产业,引入龙头企业,发展“节庆”经济、“网红”经济、电商经济。鼓励致富带头人向村里的留守老人、妇女、贫困户等群众传授技术,支持以村支书为理事长的联合社开展劳务用工相关服务,鼓励农户自愿投入参与分红,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公司、农户、村集体三方共赢。利用传统及新型电商销售平台,在“十里花卉长廊”发展“网红”经济,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以花卉苗木观赏体验为特色,以发展特色“网红”打卡地为辅助,打造三塘镇“花海小镇”新名片,玩出乡村振兴新“花样”。

  

  

  

  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南国紫薇园花海一角

  

  党建引领科技兴 铸牢乡村之“魂”

  一是坚持科技兴农,强化宣传指导。组建党员业务骨干技术服务团队,进村开展技能培训、入户技术指导及新技术宣传推广,为推进辖区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力量。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员带动作用,强化农村党员技术人才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党员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创业本领,激励基层党员带头致富,争做新时代“三农”标杆。2019年以来,培育高素质农民152人次,举办农村党员农业实用技术专题培训17期、培训782人次,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103人次。二是发展绿色农业,践行环保意识。组织党员干部指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和施肥结构,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截至2021年,农用地安全利用面积完成1539.14亩;推广绿色植保技术,发放杀虫灯50盏;建成100亩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示范区;培育“三品一标”农业品牌,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企业7个,认证农产品数量21个。同时,积极探索推进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以高铁沿线农作物秸秆综合治理工作为示范,推动城区秸秆综合治理。

  未来,兴宁区农业农村局将持续以建设“党建+”工作为抓手,不断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与能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三农”发展作用,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nn/t1174766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