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选优配强管好驻村帮扶工作队伍

时间:2022-04-22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我省历来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坚持把驻村帮扶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选优配强管好驻村干部队伍,健全完善资金投入、服务保障、宣传激励工作机制,切实激励驻村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一、精准定位,选优配强管好驻村干部

  一是“三个优先”选好队伍。坚持对口帮扶和效益优先原则,将派出单位职责特点、行业优势与派驻村资源优势、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优先选择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协调能力强、敢担当肯吃苦的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针对性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切实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脱贫攻坚以来,全省累计选派第一书记6万多名、组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帮扶1810个重点村,选派638支乡村振兴服务队,有效促进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二是“五个明显”配强队伍。以稳定实现派驻村党支部战斗力明显提高、增收致富的可持续性明显增强、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基层基础保障明显加强为目标,引导驻村干部向最难处发力。每轮省派第一书记都要接受集中岗前培训,通过党性教育、开班动员、专题辅导、誓师仪式等,帮助他们锤炼思想作风、掌握政策方法、激发工作热情,切实当好“党的政策宣传队、农村党建施工队、强村富民指导队、乡村治理推进队、为民办事服务队”。

  三是“两个严格”管好队伍。实施最严格的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估,督促驻村干部真蹲实驻、履职尽责。省市两级选派处级干部任挂职县(市、区)党委副书记和党政班子成员,以县为单位成立驻村干部党支部,统筹抓好驻村干部管理工作,累计从省直单位选派132名正处级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挂职副书记。制定《第一书记行为守则》等,严格工作纪律,确保驻村干部每月在村不少于20个工作日。制定《省派第一书记工作考核办法》等,年度和帮扶期满均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作为选拔任用、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二、多点发力,统筹谋划推进驻村帮扶工作

  一是规划先行,打通发展脉络。省委、省政府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20”条措施,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奠定坚实基础。各级驻村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长远谋划布局,全力以赴争取项目资金,通过铺路打井、架电修桥、亮化美化,切实解决群众出行、吃水、就医等方面的困难。省派第四轮第一书记等驻村干部累计落实项目资金68亿元,修路2.4万公里,4340个村改电通电,5545个村解决用水问题。

  二是党建引领,凝聚帮扶合力。坚持把建强党支部作为推动工作的源动力,着力打造一支以当地党员群众为主的“永不撤退的工作队”。省派第四轮第一书记等驻村干部共帮建党组织709个,调整选配党组织书记2033名,发展党员1.3万名,健全完善管用制度2.5万个。

  三是因地制宜,做强富民产业。整合信息、技术、资金等资源,帮助派驻村做好产业规划,把群众生产精准嵌入产业发展链条,实现由输血式扶持到造血式发展的蜕变。省派第四轮第一书记等驻村干部累计培育致富产业项目1.3万个,成立合作社8800余个,带动73万群众参与产业发展,新增村集体经营性收入8.5亿元。

  四是扶贫扶志,培育乡风文明。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四德工程”、移风易俗等文明创建活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组建秧歌队、舞蹈队、村剧团,帮助脱贫群众真正从精神上富起来。省派第四轮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共新建农家书屋3100个、文化广场5906个,安装体育设施8703处,有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五是迎难而上,狠抓疫情防控。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各级驻村干部主动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协调购买防疫物资,组织复工复产,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省派第四轮第一书记等驻村干部共指导制定疫情防控方案1413个,组建党员突击队826个,为派驻村捐赠防疫用品价值360余万元。

  三、完善机制,激励驻村干部担当作为

  一是强化资金投入机制。整合发展改革、财政、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资源,从资金项目等方面为派驻村提供支持。比如,从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中,按平均每村每年100万元的标准,为620个省派第五轮第一书记派驻村安排专项帮扶资金6.2亿元。各地结合实际,为市县级第一书记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二是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各级党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局认真落实驻村干部办公经费、生活补贴等待遇,切实加强日常管理服务,及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其中省派驻村干部工作经费每人每年3万元,各市县驻村干部每人每年0.4万元到2万元不等,同时为每名驻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是建立宣传激励机制。在山东卫视《齐鲁先锋》栏目和《大众日报》《支部生活》等刊物,开设“第一书记风采录”专栏,及时宣传推广先进典型。比如,淄博市东裕村“第一书记”刘昌法,被当地群众称为松穷土、啃穷根的“蚯蚓书记”,他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对表现突出、群众满意、考核优秀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树立了良好工作导向。2012年以来,全省累计通报表扬省派第一书记等驻村干部851人、挂职县(市、区)党委副书记27人,选树第一书记工作标兵20名,推荐10名驻村干部为“担当作为好书记(好干部)”表彰人选。(根据省委组织部相关材料整理)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ztzl/rdzt/tpgj/qsdt/202203/t20220316_387721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