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010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时间:2022-04-21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孙秀艳等代表:  

  您们在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集中力量支持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聚焦“六大”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产业强镇、特色产业集群的“点、面、线”乡村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省财政将农业产业发展列入年度预算,每年安排资金3.7亿元,重点支持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农业产业集群等重大项目实施,每年争取中央财政近1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我省乡村产业发展。埇桥区符离镇被认定为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000万元,支持符离集烧鸡产业发展。  

  二是协同金融资源支持。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支持省农担公司加快农业担保模式创新,不断降低担保费率,着力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0年末省农担公司在保余额88亿元。已累计安排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财政引导资金20亿元,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三是加强国土规划引领。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可以对暂时无法明确具体用途的地块留白,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规模,用于一时难以定点定位的零星分散农村公共公益设施、新产业新业态、乡村文旅设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及其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土地整治在国土空间规划预留的未落地的机动建设用地规模,优先用于乡村振兴项目。  

  四是建设产学研用平台。近年来,我省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442个,累计培育博士后6003名。着力为企业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搭建能力提升平台,设立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3家,省级继续教育基地50家,通过网络远程教育、面授等形式,年均培养专业技术人员20多万人,有力地提升了高层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埇桥区符离镇借助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积极探索与宿州学院等高校建立人才联合培养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和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目标方向,强化问题导向,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做好产业规划。深入学习《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结合我省乡村产业实际,认真谋划 “十四五”时期乡村产业发展,编制我省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在农产品加工业、乡村特色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农村创新创业等方面实现新的发展突破。  

  二是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皖山皖水的独特地理优势,实行错位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把小宗类、多品种地方特色农产品做成兴业富民的大产业。加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通过项目和企业带动发展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特色产业强村。继续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支持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创新、加工设备智能化,提升产品品质。  

  三是聚力培育人才。通过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让企业和基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快速便捷取得高级职称。面向包含企业在内的高层次人才,开展“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选拔工作。通过开展知识更新工程项目,每年举办近10期农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推进校企合作、科研院所共建等产学研用,促进企业创新成果转化。  

  感谢对我省乡村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关注支持我省农业农村发展。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  

  联系电话:0551-62666770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5月24日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public/7021/558345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