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2022年度农村厕所革命正式启动

时间:2022-06-21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为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近日州农牧农村局分别在甘孜县、理塘县举办了南、北片区农村厕所革命培训会,着力从五个方面入手,推动今年农村厕所革命起好步、开好局。力争2022年完成户厕建设任务28300户(其中州级民生实事4164户),户厕普及率达到66.75%。

  一、在农村厕所革命思想认识上再提高。甘孜州农村户厕建设滞后且任务繁重,农牧民户厕建设意愿不高,农村户厕普及率低,必须在思想认识上再提高。一是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通过开展政策宣讲,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基层干部和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推进移风易俗,培养良好的如厕意识和卫生习惯。切实改善如厕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不断增强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二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需要。以生态保护为导向,坚持厕污共治,鼓励粪污还田还草资源化利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二、在农村户厕建设资金投入上再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将今年已下达的第一批中央财政资金3605.77万元用好,全力做好项目实施前期工作。同时积极争取省级配套资金,在中省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坚持以县(市)为主体,鼓励各地整合涉农资金用于农村厕所革命。根据实际确定建设模式、补助标准和补助方式,鼓励村民投工、投劳,主动参与户厕建设,进一步激发农牧民群众内生动力。

  三、在农村户厕建设模式上再探索。立足高原高寒实际,科学谋划布局,因地制宜推广户厕建设模式,确保农村卫生厕所建一个成一个。结合各地实际,主要推广4种模式,即在干热河谷等低海拔地区推广使用“水冲式+三格化粪池”模式;在半农半牧区或农户分散的地区推广使用“一厕两用”和“旱改卫”模式;在高海拔极寒地区推广使用“双坑交替式”旱厕模式,真正让广大农牧民群众用得上、用得好。

  四、在农村厕所革命后期管护上再用力。在建立健全“3项机制”上用力,探索“厕污共治”机制,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推行“粪污利用”机制,积极推进户厕粪污资源化利用,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落实“主体作用”机制,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农牧民主体作用,将管护职责纳入村规民约,公共厕所要坚持共建共用共管,组织村民定期清掏维护。户用厕所坚持户用户管,由农户自行清掏维护。

  五、在农村户厕建设关键环节上再把握。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中要把握好5个关键环节。一是着力提高户厕普及率。针对我州现有户厕标准低,无厕户多的实际,在推进户厕改造提升的同时,必须兼顾新建任务,逐年提高农村户厕普及率,到今年底较上年将提高14.11个百分点。二是坚决防止盲目乱建。在总结前几年户厕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确定户厕建设模式,必须达到建设标准,坚决防止盲目乱建而造成新的“问题厕所”。三是防止搞过度装修。户厕建设达到干净卫生、简单实用、保护生态即可,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节省有限的资金建设更多的户厕。四是不能忽视粪污处理。无论是水冲式厕所还是旱厕,都要安装配备化粪池,必须达到环保要求,防止乱排乱放,推进粪污就近消纳。五是坚持户厕建设优先序。要结合乡村振兴“双百工程”、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合理确定户厕建设优先序,优先在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心镇(村)、脱贫村、涉改村等实施改厕项目,先易后难推进厕所革命。今年的建设任务和首批中央资金已下达,各地正按照年初制定的序时进度稳步推进。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2/6/17/6777338991004ca5b7089c2869824fd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