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示
时间:2022-04-21 来源: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按照《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辽宁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推荐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辽委办传发﹝2022﹞11号)要求,现将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拟推荐对象名单予以公示,其中辽宁省劳动模范66名、先进集体3个。公示时间为2022年4月18日至4月22日,在此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名单如有异议,请以电话、信函等方式向省农业农村厅推荐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反映问题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不得借机诽谤和诬告,电话、信函应署真实单位、姓名。信函的有效时间以发信时的当地邮戳为准。
通讯地址:沈阳市太原北街2号省农业农村厅推荐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邮 编:110001
联系电话:024-23448112
传 真:024-23448820
省农业农村厅推荐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4月18日
拟推荐辽宁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01.扈国军 沈阳市康平县东升乡胜官屯村村民。他带动周边发展寒富苹果产业,总规模达到3000余亩,其中50亩以上的标准果园12处,专业果农150余户,成为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被当地群众誉为“果树致富能手”。
02.刘树武 沈阳市法库县秀水河子镇高三家子村村民。2006年至今,他带领周边村民发展大棚种植,总规模达到4000余亩。2015年,他带头改良甜瓜、西红柿的种植模式,现已经达到300栋棚,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能手。
03.杜海蛟 沈阳市辽中区牛心坨镇榆树底村村民。1997年至今,他带头引进棚桃产业,潜心研究果树栽培和管理的先进技术,带领当地村民合作发展榆树底村林果产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林果大户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04.白树刚 沈阳市新民市兴隆堡镇车家屯村村民。他带头发展冷棚韭菜产业,学习先进种植管理技术,耐心传授给周边种植户,带动村民发展冷棚韭菜规模达3000余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科技致富带头人。
05.沙洪建 瓦房店市仙浴湾镇双山村村民。2007年起,他发展樱桃大棚产业,引进了优质种苗,学习先进技术,建立了双山村的第一个大樱桃种植基地,培育出远近闻名的组培吉塞拉根系大樱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06.姜树成 瓦房店市许屯镇东马屯村村民。他积极钻探富士苹果种植技术,引进并推广晚熟品种“维纳斯黄金苹果”。截至目前,已在周边地区推广栽植15000余棵,全村每年增收1600余万元,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07.韩宝平 大连市普兰店区莲山街道水门子社区旗杆底屯村民。他专注研究黄瓜大棚的精细化种植技术,水门子“旗杆底”牌黄瓜成为带动当地致富的主导产业,总产量达800多吨,销售额达600多万,成为远近闻名的“黄瓜村”。
08.于玮 大连市金普新区二十里铺街道十三里村村民。他精心专研樱桃温室栽植技术和草莓栽培技术,大幅提高樱桃品质和产量,创办了草莓采摘园、蔬菜采摘园等乡村周边旅游项目,促进了当地果农增收致富。
09.李永锋 大连市旅顺口区北海乡前沙包村村民。他扎根基层,致力于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开展农机化技术指导,为当地农耕贡献力量。同时义务为敬老院翻地,为村里修缮河道,得到百姓的一致好评。
10.柴英智 台安蕴嘉家庭农场高级技师。现经营耕地1800余亩,创造了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曾荣获鞍山市“最美科技人”等荣誉称号。
11.田素娟(女) 海城市王石镇上英村农民。家中几千棵果树全部由她自己管理,并把自己学到的科技知识手把手传授教给周边的果农,带动村民农共同致富。
12.于淑艳(女·满) 岫岩县朝阳镇大岭村石人西村民组村民。她掌握从种桑养蚕到桑园管理、从小蚕共育到大蚕饲养等一整套的技术,并将相关养蚕经验传授给村民们,共同致富。
13.任淑芝(女) 抚顺市新抚区千金乡花园村农民。她务农爱农,承包35亩山地种果树、栽刺嫩芽,带领村民将沙洼山地改种经济作物,在当地获得一定经济成效。
14.黄喜春(满) 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枸乃甸乡中心屯村村民。种植中药材200多亩,与辽阳科研所合作示范种植新品种,龙胆草每亩收获高达400公斤。
15.孔宪华(满) 本溪满族自治县清河城镇东阳村农民。2001年至今在养殖行业成效显著,从十几头规模发展到现存栏量6000余头,年出栏3万头,年销售额4000余万元。
16.柳兵 东港市十字街镇龙山村农民。从事水稻种植,率先引进了水稻流水线育苗和水稻无纺布地膜平铺育苗技术,目前已带动全镇发展水稻面积1万5千余亩,平均亩效益1800元。
17.辛淑红(女) 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窑沟村农民。从事软枣(猕猴桃)、寒富苹果、艳红桃、蓝莓、板栗等农产品种植。带动周边种植产业的发展,在当地形成以软枣为农业主导产业,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18.李大勇(满) 锦州市北镇市闾阳镇闾二村农民。引进创新成功的瓜果类双断根插接嫁接技术及阳光玫瑰葡萄品种,适合北镇地区栽培,为周边农户探索出一条增产增收的新途径。
19.刘维军 锦州滨海新区杏山街道黑鱼汀村农民。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实际,在增收致富道路上带头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带头发展大棚种植,搞西红柿、黄瓜、豆角等棚菜种植,发展草莓、葡萄等果蔬品种。
20.魏会民 锦州市太和区新民乡十里台村农民。多年来一直在生产第一线,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蔬菜栽培管理技术,带动了周边致富户125户,种菜面积达200多亩,亩产5500元。
21.张成艳(女) 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东柳村村民。她带动村民种植灵芝,年收入从5万元变成30多万,带动其他灵芝种植农户人均增收10余万元,创造了属于普通农民乡村振兴中的小奇迹。
22.王明(女) 营口市佳昌种子有限公司职员。2009年开始从事玉米育种工作,共参与选育玉米品种46个,水稻品种6个,在本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
23.田微(女) 盖州市梁屯镇旺兴仁村农民。2016年田微饲养绒山羊,带动乡邻做起了养殖业,是广大农村新型农民的杰出代表,是带头创业者中的排头兵。
24.王爱凤(女) 大石桥市旗口镇前会村村民。作为一名普通的农业劳动者,近年来,她始终不忘初心,适应新形势,流转土地面积达到880余亩,她以农业为依托,带动农民共同致富,被当地政府多次评为“致富带头人”。
25.白永贵(蒙古) 阜蒙县七家子镇毛岭沟村护林员。为了守护好毛岭沟这片绿色,60年如一日,不畏艰险,不计得失,一心扑在造林、护林上,用行动谱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26.王晓静(女) 辽阳县柳壕镇孟柳壕村农民。秉承“带头致富,带领集体共同致富”的理念,严格按照所学的养鸭技术喂养,主动聘请养殖专业解救这些人在养殖技术上的难题,以此来提高全村养殖户的水平。在她的带领下,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27.刘华成 辽阳市太子河区祁家镇蛤蜊河村村民。2007年~2012年夫妻俩相继出国谋发展,回国便带回来了国外的种植新理念,扩大种植规模,每年循序渐进的流转土地,从种植技术到种植机械现代化全面脱贫,目前农场春种秋收一条龙各类机械20余台套,覆盖服务面积2000余亩。
28.代喜家 辽阳市宏伟区曙光镇腰乐村村民。现在养殖已建起了颇具规模的8栋猪舍,成为标准化养殖小区,是辽阳市最大规模的养殖场-曙光镇发展畜牧养殖的重要基地。目前,猪舍现占地13亩地,现存栏2230头,年出栏5000头,年收入达240万。
29.崔艳丽(女) 盘锦市大洼区清水镇新立村村民。2019年,她投入200多万元建成了2000多平方米采用自动化技术进行全封闭管理,专业化设施一应具全的现代化养猪场,在当地率先实现科学复养,是盘锦市实施精准帮扶工作的重要参与力量。
30.许向红(女·满) 铁岭市西丰县郜家店镇松树村村民。2012年投资10万承包3个暖棚进行香瓜培植,2015年改种草莓,2016年扩大种植规模,投资20万种植8个大棚种植草莓,年收益已超过20万。结对帮扶6户贫困户成功摘掉脱贫帽子。
31.张强 铁岭市调兵山市晓明镇小明安碑村村民。2000年开始种植葡萄,帮助周边葡萄种植户销售。2012年种植土豆、西兰花,摸索出一条自己的种植道路。带动了周边近70人就业,每年增加就业人员收入近50万元。
32.王春艳(女) 铁岭市清河区聂家满族乡西老谷峪村村民。从1997年承包村里的80亩荒山开始, 二十多年间,她和丈夫辛勤耕耘,吃、住在山上,栽植各种优质果树,无偿为当地村民提供技术服务,带动周边村民致富,谱写了新时代辽北黑土地上一个优秀农民的美丽乐章。
33.刘明明(满) 铁岭市昌图县泉头镇马家村村民。2017年返乡创业,经营了阿里巴巴旗下天猫优品,承包30亩苹果园种植苹果,系统学习了果树管理技术与农业知识,成为了马家村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
34.高雪莲(女) 建平县沙海镇五营子村村民。丈夫因摔断脚踝骨不能干重体力活,她一直伺候瘫痪公婆及脑瘫的儿子。2019年通过置换土地建设了爱心家园,收养残障儿童。饲养庄河大骨鸡,扩大养殖规模,传授贫困户正确养鸡、带动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
35.鞠植珍(女) 朝阳县大庙镇鞠杖子北沟组村民。以富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带动了周边老百姓可持续增收,带动贫困户198户,累计培训食用菌生产5000人次,带动建档立卡残疾人贫困户114户。
36.李淑芹(女) 北票市长皋乡长皋村农民。凭借对农业种植多年的经验和对土地的热爱,带头学习农业新技术,率先采用了节能增效的种植模式,依靠科学种田,成为当地种粮大户,带领周边农户走向共同富裕奔小康的道路。
37.肖睦华(女) 建平县深井镇康家村农民。她认真学习专业技术,自谋职业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对种植品种及技术进行了改良创新。向农户传授种棚技术,带动周边农户通过大棚生产实现致富。
38.杜凤秋(女) 葫芦岛市南票区暖池塘镇西山村村民。1999年她和丈夫上山种植枣树,经过多年的辛苦耕作,枣园已成规模。建立了“南票大枣”品牌,注册了南票大枣地理标识,建立了100吨的保鲜库,为当地枣农提供优质树苗,无偿提供技术服务,是当地公认的女强人。
39.刘继保 葫芦岛市建昌县新开岭乡新开岭村农民。因地制宜,带动周边农户开展设施农业建设,提高农作物产量,扣大棚养蘑菇,带领当地村民致富奔小康。
40.李劲力 绥中县荒地镇铁林蔬菜合作社成员。新冠疫情期间,他不计个人得失,主动请缨前往北京运输蔬菜。与武汉方面联系,将合作社捐赠的20吨总共价值10万元的蔬菜送往武汉。在北京疫情期间,他再次主动请缨,运输两货车蔬菜运往疫区,为疫区医务人员和居民送去新鲜蔬菜。
41.马雪冬(满) 葫芦岛市连山区新台门镇新台门村村民。承包2000亩耕地作为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基地,通过科学管理、合理施肥、机械操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自己投资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致富不忘大家,热心于公益事业。
42.高德英(女) 沈抚示范区拉古满族乡陡山村村民。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凭真干、实干,种植大棚香瓜、蔬菜,用自己的勤劳、智慧改变自身贫困家境,并辐射周边贫困用户共同致富奔小康。
43.马倩(女) 海城市马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级农业技师。组建一支由10名技术人才组成的入户指导团队,推广了水肥一体化等6项农业技术。
44.刘洪利(满) 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洪利养牛场负责人,2008年他成立养牛场,从资金和技术上无偿帮助养殖户,拓宽了养殖户增收致富的途径。
45.杜贵君(满) 桓仁县雅河乡贵君家庭农场农场主。2013年注册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通过自身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在乡域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示范性和影响力,是真正的“致富带头人”和“本溪好人”。
46.宋成军 东港市地丰家庭农场农场主。多年来一直从事水稻种植工作,先后引进先进种植设施和管理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亩产水平,增加亩效率,并带动周边农户从事优质水稻种植。
47.张月(女·满) 黑山县农家养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0年合作社引进海兰褐蛋鸡品种,创建特色品牌。她带领的合作社被授予“创业扶贫车间”,为当地褐壳蛋鸡养殖产业发展起到带头作用。
48.李正宏 营口盖州市正宏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近30年来,始终奋战在田间地头第一线,扎根大地、辛勤耕耘,为了农民丰收,为了“大美梁屯”乃至“大美盖州”,甘愿用汗水和激情热洒这块沃土。
49.陈佰华 彰武县哈尔套佰华蛋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佰华蛋禽专业合作社2013年被供销社系统评为省级、国家级示范社,是阜新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共有注册成员110户,可带动蛋鸡养殖户800户,蛋鸡养殖户分布全县10多个乡镇和周边市县。
50.何峰(女) 辽阳灯塔市松峰家庭农场企业负责人。2014年创建了自己的大米品牌——“餐耕牌有机大米”,拥有自己的品牌和独立包装。亩收益达到800元,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脱贫致富。
51.聂明 铁岭县万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带领百姓致富的领头人,所在的西三家子村从以前人均收入4000元猛增到现在10000元,西三家子村民过上了幸福、民主、和谐、富裕、风清气正的美好生活。
52.杨富安 铁岭县深山里榛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创建榛子合作社联合社和铁岭平榛产业化联合体,参加农民619户,在生产和经营上统一采购、统一施肥、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榛农收入由2500元提高到11000元,榛子产量由亩产50斤提高到200斤以上。
53.李忠华 昌图县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提出土地托管保姆式服务模式,耕种管收全链条服务,确保农户亩均1500斤产量。与中科院合作研制生产玉米专用肥,每年应用玉米缓释专用肥700吨,显著提高化肥利用率。
54.李君(女) 辽宁分享绿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1998年创业从事甘薯优良品种的实验、筛选和推广,“辽西文君”甘薯和“薯你有脯”品牌创始人,至今商品薯生产面积从50余亩发展到2000多亩,间接带动甘薯种植面积1万多亩。2021年3月联合7家科研院所成立了辽宁辽西文君鲜食甘薯产业联盟,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55.于东霞(女) 沈阳汉夏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她致力于专研五味子等中草药的种植技术,以中草药种植产业带动妇女增收致富,以产业扶贫的形式提供从生产到销售全程跟踪服务,带动当地就业200余人。
56.洪蕴来 沈阳市沈北新区七彩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开展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及稻蟹、稻虾共养,开创农村种养殖产业结合的新路子,直接带动农户超过2600户,累计增收超过5000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致富带头人。
57.孙家栋 大连家栋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积极钻研果业种植技术,创建优质苹果基地,带领150多户果农建造1000余亩优质苹果基地,成为了真正的“现代果业农业技师”。
58.王海燕(女) 大连炮台海燕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她致力于发展蔬菜种植产业,使蔬菜亩产4000斤提高到13000斤,带动周边农民2000余户,种植蔬菜规模2万余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
59.张景伟 抚顺市抚顺县友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带领抚顺县马圈子乡黑木耳产业逐渐向“面”扩展延伸,使农户每年增收1万元以上。
60.马廷东 丹东市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组织建立丹东圣野浆果合作社,现有社员155户,小浆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并带动周边3万多户农民从事草莓种植。
61.李艳东(蒙古) 义县盛禾大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托管入股土地面积20000余亩,流转土地3000亩。目前拥有国内先进的农机生产加工设备51台/套,为新品种实验提供可靠基地,极大满足了农业生产需求。
62.马亮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通达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自2015年土地流转130亩增至现在的0.4万亩。2018年以来,播种面积由0.8万亩增加到4.2万亩,带动服务小农户由326户增加至1328户。建设玉米种植基地1000亩,完成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面积0.9万亩。
63.孙秀玲(女) 盘山县胡家秀玲河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3年注册了“秀玲”牌河蟹商标,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2021年河蟹产量达580吨,河蟹加工2000公斤,线上线下销售河蟹150万公斤,实现销售额3500万元,利润320万元。带动周边河蟹养殖户近千户,实现产值超亿元。
64.单桂双(女) 凌源市润翔花卉专业合作社理事。二十多年来带动农民从事花卉生产500余户、生产面积1500余亩,年产鲜切花500余万枝,种球繁育2000万粒,推广面积5000亩,年创产值3000余万元。
65.于国峰 北票市兴隆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7年来他不断探索建立合作社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带领成员为四合成村54户115口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翻地575亩,为无劳动能力贫困户解决无力经营难题,较好地发挥了合作社规模经营优势,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66.刘国新 朝阳国新农作物种植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自始至终把人民利益和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扩大经营范围,打造独具特色的名优产品,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拟推荐辽宁省先进集体名单
1.大连金砣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公司自建种苗繁育基地80000立方水体、养殖基地4000多亩、池塘网箱培育设施20000多个,被认定为辽宁省级海参和魁蚶良种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等利益联合模式,有效带动当地及周边农户4000余户发展海参养殖和相关产业,农民从中增加收入超过10000万元。
2.铁岭县蔡牛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集农业生产经营、农业全程机械化、农业试验示范应用推广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建设全国基层农技试验示范基地200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丰工程600亩、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00亩,培训农村实用人才、高素质农民1877人次,培育农村创业人才822人次,吸纳贫困户30户,累计就业人数多达332人次。
3.新宾满族自治县菇满香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已形成集食用菌繁育试种、全熟料菌棒加工、香菇木耳规模化种植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合作社,现有生产经营用地500余亩、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30000平方米,香菇冷棚300个、5眼深水机井、各类保鲜冷库3座,高标准双骨架种植大棚300个,菌棒加工厂年加工食用菌菌棒能力300万棒。吸引附近900多名妇女入社,引领农民发展香菇产业,累计创造产值2300余万元。
原文链接:http://nync.ln.gov.cn/tzgg/202204/t20220418_45414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