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明确规定:耕地上的这些行为,统统违法!

时间:2024-10-16     来源:乡村振兴内参编辑部     作者:

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根基,受到了国家的特殊保护。《民法典》第二百四十四条明确指出,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并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同时,任何征收集体所有土地的行为都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这一法律规定的出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在法律的框架下,小政来科普一下在耕地上不能做的行为有哪些:

1. 严禁非法占用耕地:任何未经批准的占用耕地行为都是违法的,包括擅自在耕地上建设建筑物或其他设施。

2. 禁止改变耕地用途:耕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不得擅自改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用途。

3. 不得破坏耕地质量:任何可能损害耕地肥力和生产能力的行为,如过度施用化肥、农药,或进行破坏性挖掘,都是不被允许的。

4. 严禁违规征收:征收耕地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任何违反这一规定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5. 禁止撂荒:耕地不得被闲置或荒废,应合理利用,确保其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为了确保这些规定得到有效执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在加大监管力度。例如,自然资源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推动零星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整合调整,促进集中连片 。同时,国家每年对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对突破耕地保护红线等重大问题实行“一票否决”,严肃问责、终身追责 。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于耕地保护的决心和力度。作为公民,我们也应该增强法律意识,保护好每一寸耕地,共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招募调研员,关注廉政信息,舆情动态,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欢迎您加入010-56212739、010-53387132、010-56212746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