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科技兴蒙重点专项黄河南岸灌区高标准农田灌排协同调控和耕地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启动实施

时间:2022-04-21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2022年4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兴蒙重点专项“黄河南岸灌区高标准农田灌排协同调控和耕地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评审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鄂尔多斯市农牧局二级调研员金琦、市农牧局党组成员、推广中心主任栾忠贤、市科技局科长罗青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刘金铜、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于健、内蒙古农林工程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海滨、内蒙古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水处副处长郜翻身等领导专家,参加会议的还有课题实施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老师、各项目组成员,会议由鄂尔多斯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栾忠贤主持。

  

  黄河南岸灌区高标准农田灌排协同调控和耕地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围绕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针对黄河南岸灌区农田灌排不配套、水肥利用效率低、耕地质量差、土壤盐碱重等突出问题,通过突破灌区农田灌排协同、地力提升、高效节水、控肥减排和作物增产等关键核心技术,构建灌区低、中、高产田灌排协同调控、耕地地力提升和作物持续丰产稳产的综合技术模式,为建成合格的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提供重要理论与技术支撑。项目实施期为2021年10月至2024年9月,项目总金额1658万元。

  

  会上,项目负责人鄂尔多斯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郝永河就项目背景、研究目标、主要开展的研究内容及工作进展等相关情况进行了汇报。项目课题组代表王军就项目实施做了发言,他表示课题组各团队将紧密围绕既定目标,全力配合项目主持单位,发挥各单位自身优势,科学分工、通力配合。各课题组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下足功夫、沉下心来,全力配合项目主持单位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各项任务。鄂尔多斯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栾忠贤强调该项目是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项目,相关技术的研究突破对于我市农业高效节水、耕地质量提升,统筹推进内蒙古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高区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项目主持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自治区“科技兴蒙”行动安排部署,锚定目标,真抓实干,统筹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推进项目落地见效。为了项目顺利实施,项目成立了以中国科学院刘金铜为组长的咨询专家组,论证实施方案。专家组在听取实施方案汇报后,根据鄂尔多斯市的实际需求和研究发展前景对课题设置和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科长罗青山要求,项目组要重点开展相关技术攻关,黄河南岸灌区气候干旱、年蒸发量大,导致次生盐碱化加剧、土壤板结、通气性差、肥力水平低、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作物生长和产量。利用有效的改良和提升技术是解决黄河南岸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举措,也是“科技兴蒙”行动重点支持的方向。

  

  鄂尔多斯市农牧局二级调研员金琦指出,鄂尔多斯市全境均属于黄河流域,为了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项目组已经精准选题,接下来要细化方案,特别是要聚焦“四水四定”,突出高质量发展、突出节水增效、突出耕地质量提升。实现控水降耗、控肥增效,为鄂尔多斯市黄河南岸灌区100万亩渠道灌区、黄河南岸100多万亩盐碱地高质量发展找到最佳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集成技术模式,努力打造全市亮点项目样板。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eeds/202204/t20220421_20424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