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寒”产业绽放兴安岭上
时间:2022-05-25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日,位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工业园区内的省级寒地生物项目——国邦北药仓储加工产业园建设工地上,机车轰鸣,焊花飞溅,规模宏大的多座钢结构厂房相继完成安装,项目正向着11月试生产的目标稳步快跑。
冰雪产业科技赋能
大兴安岭是国家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达84.89%。冬季长达7个月冰雪期,夏季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一级标准,负氧离子含量比世卫组织的标准高38倍,全境土壤无重金属工业废水污染。
特殊的地理位置、绿色的生态条件为发展“双寒”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大兴安岭地委、行署把寒地生物产业和寒地测试产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打产业,确立了以“1+3+13”为中心的寒地生物产业体系和“一核一心多场”寒地测试空间布局,成立了寒地产业工作专班,设置工作推进组,分别从规划编制、项目推进、政策保障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先后到省科技厅和省科学院、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等沟通“双寒”产业工作进展情况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各科研院所高度重视大兴安岭寒地生物产业发展,建议大兴安岭以适生性、生态性、经济性等综合性状良好的特色寒地植物为目标,通过寒地育种、工厂化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等实际行动,真正为大兴安岭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为大兴安岭地区引进的“双寒”省重点项目,国邦北药项目将分为两期建设,总投资为8亿元,相继建设饮片加工厂、仓储基地、综合办公楼、中药材精深加工车间、实验车间,建设年限为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
兴安杜鹃人工培育
生物北药落地生根
近日,呼玛县与黑龙江岭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兴安杜鹃生态产业化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标志着大兴安岭在寒地生物产业推进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兴安杜鹃是集观赏和药用价值于一体的珍贵经济树种,可作为精品花卉、园艺、精油提取、制药原料等不同用途。该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组培生产车间及基地固定设施建设、配套暖棚、冷棚、冷库及组培相关设备采购等。项目建成后,预计第一年达产后,可产200万株兴安杜鹃苗,可创产值3000万元。
眼下,大兴安岭全力推出芍药、苍术、五味子、金莲花等寒地北药,以扩规模、提质量、打品牌为目标,打造“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种植基地+职工农户”和“生物技术育种+规模化种植养殖+精深加工”的寒地生物全产业链条。今年寒地北药种植面积新增10万亩,蓝莓、蓝靛果种植面积2.5万亩。
北药的规模种植为寒地生物产业项目发展奠定了基础。据大兴安岭地区绿色产业发展局产业发展科科长石鹏飞介绍,工作专班筛已选出各县市区(局)谋划的寒地生物产业项目64个,计划总投资68.5亿元。向省发改委上报重点成熟项目和一般成熟项目各10个,向国家发改委推荐重点寒地生物产业项目8个,省发改委上报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争取项目前期费用重点项目7个。
目前,寒地生物产业招商引资也取得可喜进展。深圳华大集团将大兴安岭地区寒地生物资源研究作为一项合作内容,在与黑龙江省达成的合作意向中单独列出;北京华兴四季林草公司与塔河县签订中药材良种繁育等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呼玛县紫盛药业紫苏种植项目已开工,邀请到省交投集团到加区考察调研,正在进一步跟进对接。
冬季测试
寒测基地链条核心
大兴安岭冬季漫长寒冷,每年最低气温逼近-50℃极寒天气持续多日,是开展冬季测试的理想目的地。
这两年一入冬,漠河红河谷寒地试车基地就会云集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众多的车队驰骋在冰天雪地的北疆冻土上,试车企业的技术人员和驾驶人员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寒冷气候紧张有序地开展新车上市前的各类性能测试工作。
作为大兴安岭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漠河红河谷寒地试车基地项目总投资1.07亿元。目前,红河谷在寒区拥有10%坡道、15%坡道、20%坡道、ABS对开路面跑道、棋盘路、冰雪圆环跑道、越野道、障碍路面等40多种试验道路的设计建设能力以及零部件委托试验、整车委托试验、专项委托试验等业务。
据漠河红河谷寒地试车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漠河市发挥冷资源区位优势,重点推进车辆测试、电力测试、建筑御寒材料等寒区测试产业,延伸寒区测试产业链条,完善寒区测试产业测试设备及配套设施,推动以漠河红河谷寒地测试基地项目为主的寒区测试产业园加速发展。
近年来,大兴安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建设汽车、建筑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产品等设施设备极寒测试天然试验场,形成了国家寒地测试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域。并在寒地试车、装备制造业测试、电子产品测试、配套设施建设、人员生活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同时催热宾馆、餐饮、超市、运输等行业快速发展。仅塔河县、漠河市的寒地测试基地项目今年带动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就达到1600万元。
目前,围绕“双寒”产业,大兴安岭全力引进中车集团、中汽中心、中检认证集团等“国字号”寒地测试大企业,及以国邦北药等企业为载体引进提取物、中成药、保健品等领域“民字号”寒地生物大企业。漠河市极寒测试产业园、国家电网变压器及低温产品实验室、塔河县军方寒地测试场、民营绣峰军工产品测试基地一二期、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寒地冻土测试等7项重点寒地测试产业项目正在全力推进。
记者在大兴安岭地区寒地测试办了解到,大兴安岭寒地测试发展思路明确,打造塔河县成为军民共建试点,将漠河市打造成汽车寒地测试基地,将加格达奇区建设成寒地测试中心,其中,漠河红河谷汽车寒地测试基地2022年接待汽车测试企业66家,带动全市相关行业收入1000多万元。
推进寒地经济产业发展,为经济发展加速赋能。据大兴安岭统计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大兴安岭监测的参与GDP增速核算的基础指标共有31项,其中21项指标实现正增长,合力拉动GDP实现28.3亿元,全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1%,位居全省第4位。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00014/202205/609b37a8bcdd4ebd8f3e5ca5ddbd4f0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