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明确规定 监护人做出以下三种行为 直接撤销监护资格

时间:2024-03-06     来源:乡村振兴内参编辑部     作者:

监护制度,作为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及无法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而设立的民事制度,其初衷是为了确保这些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民法典》明确规定 监护人做出以下三种行为 直接撤销监护资格

然而,在现实中总会有一些监护人无视法律与道德,做出私吞财产、随意殴打辱骂等违法行为,给被监护人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为了终止这种“吸血”行为,国家在《民法典》第36条中明确规定,监护人不管是做了以下哪一种行为,人民法院都可以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1.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是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

2.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的

3.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在此,小政呼吁大家多多关注身边的监护情况,对于那些不合格的监护人,我们要坚决予以制止、纠正乃至举报,确保被监护人的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招募调研员,关注廉政信息,舆情动态,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欢迎您加入010-56212739、010-53387132、010-56212746

乡村调研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