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动态:宝鸡市千阳县草碧镇 高质量推进垃圾治理 树立“335”模式新标杆

时间:2023-09-20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为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新期待,不断改善草碧镇人居环境,构建全域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全面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新标杆。全镇按照“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因地制宜、注重长效、综合利用、统筹推进、持续减量”的工作思路,通过大力推行“就地化、资源化、小型化”等有效举措,努力实现“有机垃圾不出组、煤渣灰土不出村、生活垃圾不出镇”,探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新模式,串点成线、织线成面、全域共治、全民共享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新气象。

  

  草碧镇位于千阳县城西北方向约17公里处,总面积163平方公里。镇辖9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共建有垃圾热解站1座、收购站6个、收集点9个。近年来,全镇以三污治理(农村改厕、垃圾治理、污水处理)为重点,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人居环境整治“335”模式得到省市各级领导肯定,成为全县标杆。在生活垃圾治理方面采用“分类减量”“集中填埋”“高温热解”三种处置模式,建立健全了“户分类、村收集、县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治理体系,实现了镇域生活垃圾全覆盖、闭环式治理。

  

  政府统筹,科学谋划“路线图”。全镇以“三清”(清理垃圾、清理违建、清理标牌)为统揽,科学制定印发《草碧镇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方案》,因地制宜,塬上塬下全面推进,三塬一川一沟分类实施,补齐短板,争创一流,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工作思路。紧盯“一线五路、三纵三横、三沟共治、三区共建、环线同游”整体布局,坚持村分五类因村施策,全面推进“三污”治理、镇区改造提升、打造“八金八银”示范靓点、村庄清洁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及绿化美化等重点工作,镇域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三污”闭环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制度先行,率先放好“奠基石”。建立完善门前“四包”制度。镇区54家商户包门前卫生、门前设施、门前绿化、门前秩序,草碧镇街道管理领导小组每月检查各门店“门前四包”落实情况,确定“门前四包”红黑榜名单,挂牌督促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完善路段包抓制度。每个村民小组至少配备1名保洁员,执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包干制管理责任路段,保证“段段有人管、路路有人扫”。建立完善垃圾清运制度。9个村垃圾收集点和回购站确定专门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村域按片区确定收集清运人员和宣传监督人员,助推工作运行高效化,垃圾治理制度化。

  

  创新模式,实践趟出“新路子”。试点“草碧筹资模式”。探索“单位收+村上补+镇上奖+其它筹”筹资模式,确保村组保洁员工资、垃圾转运费用、垃圾桶更换等费用开支有保障。高标准建成日处理能力80吨的高温热解站,配套建成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宣传垃圾分类科普知识,通过积分制管理,鼓励全民参与有偿回购有用、有害垃圾。

  逐步推广筹资经验。积极宣传垃圾围村带来的危害及“草碧筹资模式”带来的好处,召开村民大会商议筹资金额、保洁转运人员工资、购买收集转运设施办法。制定设施购管办法。2022年镇政府争取资金,按各村实际统一发放垃圾桶1415个、转运车8辆,因地制宜新建垃圾收集点9座,按片区完善提升垃圾回购站6座,为推进生活垃圾长效治理提供资金设施保障。

  

  立足基层,众智合议“金点子”。按照“三有”标准,丰富垃圾治理“三有”措施。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建立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成员职责,督促开展工作,并且设立劝告举报途径,制定严格的垃圾倾倒曝光和处罚制度,建立卫生观摩评比台,得分纳入年终对村考核。有长效的资金保障。镇属单位按月缴纳专项费用,镇政府按村给予资金补助,同时镇政府牵头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全镇垃圾治理工作。有成熟的治理技术。全镇积极探索出“335”治理模式,因村施策,有效解决“三污”治理难题,实现村组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全覆盖。

  下一步,该镇将以省级镇域生活垃圾治理试点镇建设为抓手,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争创国家卫生镇、全国文明镇,打造宝鸡最佳休闲垂钓目的地、工贸物流体系示范镇,努力建设“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生态优镇,聚力扮靓千阳西大门,奋力建设县城副中心、幸福新草碧。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ncrjhjzz/20230905/98292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