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136”工作模式改善农业农村环境

时间:2022-04-22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2022年,隆德县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的目标,完善“坚持一个发展理念、建立三保工作机制、采取六项措施”的“136”工作模式,强化残膜回收利用,使农用残膜变废为宝,农田和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截至目前,共投入残膜回收机356台,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回收残膜25.83万亩,12个网点回收残膜5940吨(含土、含杂质),加工颗粒212吨。

  “一个发展理念”。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依托隆德县鑫泰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初步建立了机械(人工)回收—农户分检—网点回收—企业加工—销售再利用相互支撑、相互约束的残膜回收利用网络和良性循环体系,实现以“三有”(有回收网点,有加工企业,有农机作业公司或合作组织参与)促“三无”(村庄、林带无飘挂残膜,无随意焚烧、填埋等二次污染)的目标。

  “三保”工作长效机制。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建全完善“机械(人工)保捡拾率,清理田间残膜;网点保回收率,方便农户交售;企业保加工率,促进资源再生利用”的“三保”工作长效机制,保障残膜回收利用工作健康运行。

  “采取六项措施”。一是加大农用残膜回收补贴,实行以奖代补、以奖促治。坚持企业投入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原则,网点对农户分拣后的残膜按照1.2元的价格回收,其中企业承担0.5元/公斤,政府补贴0.7元/公斤;根据网点回收量和企业加工量,分别给予500元/吨、900元/吨的奖励扶持。二是扶持加工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强农用残膜回收及加工再利用技术创新,扶持隆德鑫泰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进行设备更新;按照残膜分布及回收量,设置12个标准化残膜回收网点。三是扩大惠农资金补贴范围,将残膜回收机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鼓励和扶持农机作业公司(合作社)、农机手开展机械化回收,推广残膜回收技术的应用。四是加大地膜采购价格补贴和农资市场打假力度。通过招标采购厚度0.012毫米、宽度为100厘米的窄地膜和120厘米的宽地膜,分别给予37.5元/卷、50元/卷的补贴。同时,加大农资市场打假力度,确保农膜抗拉强度、耐候期符合规定,质量达标,降低残膜回收难度。五是加大部门协作。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各单位密切配合,确保企业及网点规划建设、技术指导、宣传培训、补贴资金及时到位,健康运行,进而达到防污治污效果。六是加大督查考核。县委、县政府把覆膜和残膜回收加工利用纳入乡镇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任务下达到乡镇,指标量化到村,任务落实到户。采取不定期督促检查的办法,严格进行考核,落实奖励措施,推进全县农用残膜回收利用工作有序开展。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qqnyxw/202204/t20220420_346061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