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荔县:科学发展水产养殖 绘就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时间:2023-08-20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原则,不断拓展养殖空间,放养水面3.7万亩。三家盐碱地水产养殖优秀企业和养殖合作社,通过硫酸盐型盐碱地池塘养殖水产,不仅有效变废为宝提高盐碱水渔农综合生产能力,而且实现盐碱水土资源利用,取得的经验做法也在全国进行了推广。

  盛夏时节,正是水产动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在大荔县范家镇黄河滩光头水产养殖场内,方方正正的螃蟹池一个接一个,一片连一片,池水碧波荡漾,工作人员正在对黄河大闸蟹进行喂食,为中秋节前黄河大闸蟹的上市做好准备。

  “我们这个黄河大闸蟹现在采用的是天然水草养殖模式,实现了现代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目前的年产量达到50万斤左右,年效益在2000万-3000万元之间,与以前芦苇养殖相比,效益提高了一倍多。我们的大闸蟹在中秋节前成熟,销往西北五省,西安市销售占到了60%左右。”范家镇黄河滩光头水产养殖场技术员李友才说。

  以前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如今是水产丰富的聚宝盆。除了黄河大闸蟹外,这里还“游”来了南美白对虾。在北京健康院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荔食品基地内,工作人员正在对虾苗进行观察,根据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措施。

  “南美白对虾是海虾的一种,只有在偏碱性的水里才能保证虾苗的成活率和虾肉的口感,全周期自然状态。刚好这也是当地的优势,驯化虾苗的成功率和成活率达到95%以上。”北京健康院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荔食品基地技术养殖员柳学海说。

  据了解,该基地利用微生物、以菌治藻、以菌治菌、以碳促氮、以菌治水、以菌改土等技术,达到菌藻平衡、碳氮平衡。在改善盐碱地水质量的同时,收入也十分可观。

  “我们在市场上的销售非常好,按照现在的行情来看,一茬可以产出1000斤到1200斤。产值大概六七万元,一年可养两茬,年产值可达到12万元到14.4万元。”北京健康院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荔食品基地技术养殖员柳学海说。

  目前,大荔县放养水面3.7万亩,年生产各类鱼苗8000万尾,培育夏花以上鱼种1000万尾,孵化甲鱼苗20000余只,水产品产出2.87万吨,投放鱼种7000吨,渔业总产值4.57亿元,主要分布在范家、安仁、赵渡、朝邑、段家五个乡镇。全县现有水产企业16家,渔业养殖户185户,休闲渔业10余处,渔业总人口4000余人,渔民人均收入1.8万元,通过科学水产养殖,实现了“以水压碱、以鱼降盐、稳产保供、增加效益”的目标。

  “大荔县水产养殖主要有池塘集约化精养、盐碱地农渔综合利用养殖、盐碱地水域生态增养殖这三种养殖模式。我们加强监管,强化质量安全监测,对养殖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渔场和分散养殖户进行常年的药残抽检,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下一步,我们打算继续推进盐碱地农渔综合生态利用,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发展南美白对虾、中华绒鳌蟹、斑点叉尾鮰等优势品种,推广农渔生态种养等生态养殖模式,推动全县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大荔县水产工作站副站长杨公社说。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gzdt7701/20230815/98270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