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稻渔共生好“丰”景

时间:2023-07-11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下正值稻花鱼养殖黄金时期,为进一步加快稻渔产业发展,7月5日,汉滨区2023年稻渔综合种养现场培训会暨鱼苗投放启动仪式在紫荆镇荆河村举办。安康市渔业生产工作站副站长刘辉、汉滨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少军、紫荆镇党委书记洪江出席活动,区农广校校长何小刚主持活动,各相关单位、镇村及稻渔种养主体大户参加活动。

  走进荆河村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流水潺潺,绿意盎然,大片水稻伴着微风偶作摇曳,水田间稻花鱼肥硕的身影时隐时现;现场会上,农技专家正在向农户们逐一讲解着稻渔综合种养的各项提升示范技术,村民们听得认真、学得仔细,同时也为这项“稻+渔”生态产业模式由衷地感到高兴。

  “稻田养鱼当然好啦!既不影响稻子的产量,鱼还能卖钱,而且还有这专业的种养技术人员上门教学”,紫荆镇荆河村经营大户宋胜国激动地说道:“我自个儿就是村上的经营主体,今天现场免费领取了1500尾鱼苗,这预计下半年每亩增加收入能达到3000元左右呢。”

  稻因鱼而优,鱼因稻而肥。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提质、增效、生态、环保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开展示范基地创建,紫荆镇以当地水稻耕作区为重点,培育“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打造稳产高效、生态循环、设施先进、标准规范、特色鲜明的稻渔生态综合种养示范点。

  “本次稻渔综合种养现场会,得益于区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咱们今天示范点一共覆盖有300余亩,现场投放规格鱼苗3500斤。紫荆镇也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土地流出整改工作,立足实际,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最终达到稳产增效、群众致富的良好效果。”紫荆镇副镇长胡晓香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为实现“一水双收、一田多用”高效高产发展模式,助力农户增收致富,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我区坚持“政策强渔、特色增渔、项目兴渔、服务帮渔”的产业发展新思路,紧密围绕稳粮扩鱼目标,实施稻渔综合种养五统一发展路径,加快构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体系。稻渔综合种养鱼苗投放启动仪式结束后,全区综合种养示范田鱼苗投放工作也正同步开展。 “2023年我区计划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500亩,累计种养面积突破1万亩,计划新增稻田鱼120万斤,新增产值突破1800万元,渔业产业为带农益农,助推乡村振兴做出应有贡献。”汉滨区渔业生产工作站站长王永辉进一步介绍。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gzdt7701/20230708/982511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