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峰村:生态搬迁迎新生 产业兴旺人富足

时间:2022-04-22     来源: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南国春来早,正是采茶时。天刚蒙蒙亮,家住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新高峰村的符琼妹背上竹篓,骑车穿过村里一排排新房,上了村前宽阔的柏油马路。五公里外的茶园里,水灵灵的新茶正等着她采摘。

  “不割胶的时候,我们每天都来采茶,一人一天能采摘近百斤茶叶,刚好补上割胶停工的间歇。”符琼妹告诉记者,自从搬出鹦哥岭的旧村,她就一直谋划增收致富的新营生,如今八亩的茶园,成了她和母亲、小姨一起打拼的新事业。

  住新房,奔新途。而这一切的开始,都要从几年前的生态搬迁说起。

  高峰村,原地处鹦哥岭腹地,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核心区。2015年,白沙启动高峰村首轮生态搬迁工作。2018年,海南省试点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了保证热带雨林实施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位于热带雨林公园最核心区域的高峰村进行了第二轮生态搬迁。

  2020年年底,高峰新村颇具黎族特色的59栋联排两层小楼,迎来了搬出深山的118户498名村民。高峰村全村从此走出大山。

  山上山下,大不一样。高峰老村距离白沙县城60公里,深处鹦哥岭腹地,往返一趟县城至少也要三个小时。村民要么靠山吃山,要么远离家乡找出路。而高峰新村距离县城仅3公里,毗邻白沙重点打造的茶园小镇,周边不仅有茶园,还有大面积橡胶林。

  搬出大山天地宽。“现在挣钱的方式比以前在山里多多了。” 符琼妹说。

  搬迁前,白沙探索生态搬迁土地处置新模式,以高峰村的7600亩集体土地与海南农垦控股白沙农场的5480亩国有土地进行等价置换,政府根据协议,按照每人10亩的补偿标准,在新村附近提供给村民土地,用来发展橡胶产业,并提供相应林地、耕地的补偿。

  2020年,在白沙政府的支持下,村里又成立新高峰村菌菇种植基地,引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技术支持,通过 “政府+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的产业模式,带领百余户村民发展第一份村集体产业。

  “2021年,新高峰村村委会就获得18万的分红,前景非常可观。”新高峰村菌菇种植基地负责人介绍,由于品种优质、市场畅销,2021年光是菌菇种植就收获了1万余斤,每斤销售价格为50元至100余元。

  新高峰村菌菇种植基地主管符国华介绍,基地吸纳该村多名村民来基地务工,并常态化优先培训本村村民参与日常管护,培养村民一技之长。足不出村,稳定增收。

  “新高峰村现已建成160亩大棚发展菌菇种植,今年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再种200亩!”符国华显得很兴奋,“今年的收成稳了!” 

  




原文链接:http://agri.hainan.gov.cn/hnsnyt/gzny/mtjj/202204/t20220411_31724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