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沙头迟熟荔枝”正式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时间:2022-04-22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经专家审查委员会技术审查,“苍梧沙头迟熟荔枝”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即日起实施保护,这是继“六堡茶”后苍梧县又一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苍梧县作为岭南迟熟荔枝之乡,经过持续的培育和发展,迟熟荔枝种植面积达2.1万亩,年产量达2万多吨,产值约2.4亿元,产品远销全国各个省份。以其果大核小,晶莹剔透,香脆蜜味而闻名,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其在蛋白质、还原糖、水分等检测中较其他地区荔枝营养成分优势明显,深受广大消费者与当地种植者的喜爱。

      为保证沙头迟熟荔枝的品质,苍梧县构建了“合作社+农户+电商”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整合资源形成规模,积极推进电商入村,走出了一条既“输血”又“造血”的产业发展之路。一方面在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将原有的6元/公斤的禾荔果园高接改造为20-25元/公斤、商品价值更高的仙进奉、桂味、鸡嘴荔等优良品种。目前沙头镇横江村已有500多亩“禾荔”改造成“仙进奉”,并陆续挂果,示范引领全县荔枝“低改创高”。另一方面,“造血”建立长效机制。先后与多家电商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让荔枝触网线上销售,打开新的流通渠道。苍梧每年通过冷链直邮、网点下单销售到全国各地的鸡嘴荔超过82500公斤。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品质决定价格,荔枝随处可见,可“生态迟熟荔枝”不常有。从重视“为吃而生产”到“为卖而生产”转变,此次“沙头迟熟荔枝”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它不仅仅意味着“沙头迟熟荔枝”的名称、产地范围、种植技术、品质特色、产品专用标志、种植环境和质量标准等方面都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中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监管。更大的看点还在于:促进荔枝特色产业的结构调整,提高“苍梧沙头迟熟荔枝”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帮助当地农民持续增收。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lssp/gzdt_85027/t1132972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