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关于印发2022年广西秋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桂农技发〔2022〕28号)

时间:2022-09-06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各市、县(市、区)蔬菜技术推广部门(单位):

  为提高秋冬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能力,做好全区秋冬蔬菜生产工作,保障蔬菜稳定供应,现将广西秋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做好生产技术指导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2022年9月1日

  

  2022年广西秋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加强早秋高温干旱天气防范应对

  九月份是我区蔬菜早秋栽培和晚秋、冬季育苗的重要时期,而我区入秋后高温天气仍持续一段时间,部分区域降雨不够充足,做好高温干旱天气的防范应对是保障秋冬菜丰产的关键。

  (一)培育壮苗。夏秋之交,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多发高发,要尽量采取保护设施进行集约化育苗,以有效抗灾减灾、节约用种、保证育苗质量。提倡采用穴盘轻基质育苗,防止园土携带病菌或虫卵对菜苗造成为害;采用30-50%的遮阳网遮阳降温保苗;适当喷水保湿,出苗后浇水不宜过多,苗床应见干见湿,防止菜苗徒长;定植前一周适当炼苗,适当控水,逐渐延长遮阳网揭开的时间,以提高幼苗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

  (二)遮阳降温保墒。设施棚顶覆盖遮阳网能有效减少高温影响,避免植株暴晒、日灼等危害。一般选择遮光率30~50%遮阳网。高温天气将大棚两端和两侧棚膜揭开,加大通风,有条件的大棚采取水帘等设施降温。大棚内用微喷灌设备喷水,也可起到增湿、降温的作用。露地蔬菜用稻草或作物秸秆覆盖畦面,利于保水保墒、减少蒸腾,还可防止地面温度过高。

  (三)加强在田蔬菜肥水管理。高温干旱天气,选择清晨或傍晚温度较低时灌水,切忌中午高温时大水漫灌。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率。茄果类、瓜菜类采用滴灌设施,叶菜类采用喷灌设施,山区可因地制宜发展微蓄微灌,保障生产用水。没有喷滴灌设备的可采用小沟渗灌,灌溉前整理好畦沟,以保证灌水均匀,避免局部无水;灌溉前处理好病株,避免病害随水扩散。施肥宜秉持“薄肥勤施”原则,避免偏施氮肥,在需肥盛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提高蔬菜抗逆性。

  (四)综合防治病虫害。高温干旱期间白粉病、病毒病、锈病等气传病害和蓟马、蚜虫、粉虱、斜纹夜蛾等虫害易加重发生,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时防控。如使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和印楝素等生物农药防治。高温天气应选择上午8点前或下午5点后施药防治,避免因高温造成农药蒸发,或药液灼伤植株形成药害。随着入秋雨水渐多,晴雨交替出现的天气,蔬菜病毒病严重,茄果类的青枯病及瓜类的炭疽病、枯萎病和蔓枯病等病也会加重,建议种植嫁接苗,栽培过程中可适当补充锌、钾、钙、硼肥等叶面肥,同时配施香菇多糖水剂、宁南霉素水剂或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等,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植株抗性,降低发病率。

  (五)利用高温晒田闷棚。露地菜田应及时深耕,高温晒田,杀灭土壤中的害虫和病菌,为蔬菜生产创造有利环境条件。设施菜地深翻整地后起垄覆膜,膜下浇水,进行高温闷棚,闷棚的时间要求晴天天数至少不低于20天。闷棚结束后,整地时最好不要再深耕翻,同时补施微生物菌肥或菌剂以保证土壤中有足够的有益菌。

  二、 加强寒潮强降温天气防范应对

  (一)做好防寒保温。

  当环境温度持续低于5℃时,须对番茄、辣椒等喜温蔬菜采取防寒措施,当环境温度长时间低于0℃时,须对花椰菜、青花菜、结球莴苣等半耐寒性蔬菜采取防寒措施。

  1.露地蔬菜。一是覆盖防寒。在寒潮来临前,有条件的可起小拱架覆盖塑料薄膜、无纺布等,防止发生冻害,或用稻草、玉米秸秆等覆盖在蔬菜上,既可减轻近地面的风害,还可使寒霜凝结,释放出热量,减轻冻害;但用草量不可太多,只需薄薄覆盖一层。二是设障挡风。在菜畦北面,用秸秆或薄膜做成1.2~1.5米高的挡风屏障,每隔2~3畦设置一道,可有效防御或减轻风害。

  2.设施蔬菜。一是采取加膜、加草帘、加小拱棚等办法,多层覆盖保温;二是减少通风时间,保持温度;三是采用多种增温设施人工增温,如补温灯、燃热块、电热风机、取暖器等。桂北高山地区要增强设施大棚的抗风雪能力,加强巡视检查,及早维修,加设立柱,更换严重老化的骨架材料,及时清除冰雪,防止压坏设施。

  (二)科学肥水管理。在相同条件下,干旱土壤比湿润土壤冻害严重。在寒流侵袭前1~2天,趁晴天浇灌,有利于土壤吸收水分,贮藏热量,减轻冻害。冬季灌水量以当日能渗下为宜,严防积水结冰,造成凌害;抓住晴好天气进行中耕培土,施用腐熟的热性有机肥或海藻酸肥提高植株根系活性,在低温天气来临前3-5天喷施爱多收、碧护、芸薹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蔬菜抗寒性。低温时可用0.2%~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或其他专用叶面肥进行叶面追肥,快速补充养分,也可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甲壳素、高活性游离氨基酸等,提高植株耐低温耐弱光的能力。

  (三)加强病虫防控。露地蔬菜重点预防软腐病、霜霉病等十字花科病害,小菜蛾、斜纹叶蛾等膜翅目害虫,以及粉虱、蓟马等茄果类刺吸型口器害虫。设施蔬菜重点预防低温高湿病害和蚜虫、白粉虱、螨类等害虫。

  (四)科学开展灾后管理

  1.大棚要缓慢放风升温。大棚蔬菜受冻后,一是不宜立即闭棚升温,要缓慢、逐步放风,以使棚内温度缓慢上升,避免温度急剧升高而导致蔬菜受冻组织坏死。晴天正午拉上遮阳网,防止受冻蔬菜直接受阳光照射导致组织失水干缩而失去活力。

  2.合理浇水施肥。经过持续低温冷害后的蔬菜,在天气暴晴后,容易发生萎蔫现象,易被误认为是土壤缺水所致,急于浇水将导致土壤湿度过大而引起沤根,植株萎蔫现象加重。正确的做法是:先检查土壤是否干旱缺水,可先往叶片上喷洒温水缓解,并选晴天上午浇小水,并适当施入部分生根类药剂,以促其发生新根。缓苗后要及时追施速效肥料,可用0.2%的尿素溶液和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注意补充钙、硼等微量元素,促进蔬菜尽快恢复长势。

  3.及时防治病害。及时剪去受冻枝叶,以免受冻组织霉变诱发病。及时选用对路药剂防治霜霉病、晚疫病、灰霉病、根腐病以及细菌性角斑病等病害。

  4.及时抢种补种。对于已造成绝收的田块,应及时清洁田园,抢种、抢播速生叶菜,如小白菜、大白菜、生菜、芫荽等;或补种大白菜、甘蓝等,增加市场供应量。

  三、加强低温寡照天气防范应对

  我区冬季低温寡照天气多,长时间低温寡照易造成沤根、腐烂、病虫加重等,要加强防范应对。需覆盖地膜的冬种蔬菜宜选用反光膜,可起到补光增温作用,促进蔬菜增长、提高品质。

  低温寡照天气期间一要停止浇水,降低菜田湿度,避免作物沤根;二要提早预防病虫害。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低温寡照天气来临前喷洒杀菌剂预防病害;三是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疏花疏果,减少营养消耗;四是适当喷施叶面肥,增强植株抗性。

  新建大棚宜采用无滴膜覆盖,利于增加透光度,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寡照天气要保持棚膜清洁,有条件的可张挂反光幕,增加北部光照,以及采用植物生长灯、LED灯、碘钨灯、钠灯等进行人工补光。中午要开棚通风,释放棚内有害气体,不能通风时,可在行间撒草木灰或干稻草吸湿。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njtg/wjtz/t1303249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