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三项棉花技术模式入选全国主推技术

时间:2022-04-21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定全国棉花生产,促进优良品种及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模式推广应用,推动棉花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于4月2日公布了《关于推介2022年棉糖主推品种和技术模式的通知》。

  由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物二部会同省农科院经济作物所等单位联合申报的三项技术模式成功入列,为全国特别是黄河流域棉花高质量发展提供山东经验和技术模式。这些技术模式具有完善的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推广前景看好。

  一、黄河流域一熟制春棉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选用成熟度好、发芽率高的脱绒包衣种子,按照76cm等行距播种,亩用种量733~1000g,每穴1~2粒种子,播种时膜上自动打孔覆土,实现自然出苗,免除放苗工序。每亩留苗密度4500株左右,全生育期化控4次,株高控制在90~110cm。10月初且气温稳定在18~20℃、田间吐絮率达到60%以上时,喷施脱叶催熟剂,喷药两周后集中采收。

  二、黄河流域两熟制夏直播棉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选用高产优质、生育期110天以内的脱绒包衣短季棉品种。大蒜(小麦)收获后,立即抢时、抢墒播种,不盖地膜。精量条播时每亩用种量1.5kg,穴播用种量1.2kg,每亩留苗5000株。全生育期化控4次。棉花吐絮率40%以上时(10月1日前后),喷施脱叶催熟剂,脱叶率95%以上、吐絮率70%以上时集中收获。

  三、盐碱地棉花生态高效栽培技术

  秋冬深耕晒垡,耕深30cm左右,每2~3年深耕一次;重度盐碱地(0~20cm土壤含盐量0.5%~1.0%),冬前深松深度30~35cm。结合深耕每亩施农家肥2~3m3或商品有机肥200~300kg。整地后起垄,垄高25~30cm、垄宽70~90cm,两垄间距140~180cm,垄间为沟畦,宽70~80cm。沟中灌水100~200m3/亩(含盐量低的按低限灌水、含盐量高的按高限灌水)压盐。轻度和中度盐碱地选用早发型品种,重度盐碱地选用后发型品种,热量条件较差的盐碱地选择生育期115天以内的短季棉品种。2月上旬至3月上旬将沟畦盖膜,4月20日~30日,在地膜上打孔,在每个沟畦中间播种两行棉花,形成“凹”型种植,减少盐害,促进出苗和生长。后期管理技术模式可参考“技术模式二”。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bmdt/202204/t20220411_38973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