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农通报第42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省农学会会长杨增权在安徽省农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时间:2022-04-21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第42期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2020年9月23日

  

  

  编者按:9月18日,安徽省农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李锦斌致信祝贺,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作出批示表示祝贺,副省长张曙光出席大会并讲话,省科协主要负责同志、省民政厅负责同志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农学会和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等兄弟省市农学会,以及省林学会、省药学会、省园艺学会、省畜牧兽医学会等20多个学会纷纷发来贺信贺电表示祝贺。会议选举产生了省农学会新一届理事会领导班子,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增权全票当选为省农学会第九届理事会会长。现将杨增权同志在省农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总结讲话刊载,请各地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凝心聚力真抓实干

  奋力开创安徽省农学会工作新局面

  ——在安徽省农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省农学会会长杨增权

  (2020年9月1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安徽省农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这次大会召开的时机特殊、节点关键、意义重大。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疫情常态化防控与灾后恢复重建“两手抓”,全面开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召开省农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选举产生省农学会新一届理事会,团结动员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凝聚共识,提振信心,开创省农学会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美好安徽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人才支撑、智力支撑。

  省农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李锦斌发来贺信,省长李国英专门作出批示,省政府副省长张曙光亲临大会并发表讲话,为省农学会发展指明了新航向,确立了新坐标,提出了新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到省农学会工作中去。

  这次大会选举我担任安徽省农学会会长,这是各位代表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我深知担任安徽省农学会会长,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忠实履行学会章程赋予的职责,恪尽职守,竭尽全力,勤勉工作,赤诚奉献,做全体会员的服务员、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联络员、加速市场主体做大做强的协调员,主动接受会员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体会员的信任和重托。

  所有理事会成员,无论担任何种角色,都要牢记我们的农学会是党领导下的农学会,始终把会员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始终为安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而努力工作。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年,是安徽省农学会成立61周年。61年前,安徽省农学会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应运而生,是全省成立最早的重要学术团体之一,也是全国农学会系统成立较早的学会组织之一。61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农业农村厅、省民政厅、省科协和中国农学会的指导帮助下,经过历任理事会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安徽省农学会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历程,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搭建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开展调研建言献策等方面为全省“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不俗业绩,积累了宝贵经验。

  今天,我们阔步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康庄大道上,面对着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壮丽图景,肩负着3000多名会员的殷殷重托和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锦斌书记贺信和国英省长批示精神,按照曙光副省长的讲话要求,充分发挥省农学会自身独特优势,按照“政治建会、改革强会、业务兴会、依规治会”的总体思路,坚持提高政治站位、锚准职能定位、抓实工作部位、主攻关键点位“四位一体”,做好为农业科技服务,为产业发展创新强农服务、为提高农民和公众科学素养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四个服务”,为促进全省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农业强省,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作出省农学会应有的贡献。为此,要根据全省农业农村和省农学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新要求,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着力把安徽省农学会打造成位居全国一流、富有安徽特色的“三力学会”。

  第一,着力打造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学会。能不能发挥政治引领功能,有没有取得政治引领效果,是评判省农学会合格与否的唯一标尺。省农学会既是农业学术性群众团体,也是党和政府联系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桥梁纽带,更是有效集聚各类社会力量、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还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业强省建设的有生力量。我们必须引导广大会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导他们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把省农学会打造成一个具有强大向心力、凝聚力的团体,这是省农学会新一届理事会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要把服务广大会员作为农学会工作的一个基本点,努力擦亮“服务品牌”,做到热情服务、周到服务、尽心服务,不断提高广大会员的幸福感、获得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省农学会是“家”。要通过有力有效的服务,汇聚起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好安徽的磅礴力量。

  第二,着力打造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学会。能不能得到社会各界认同,有没有获得会员的赞誉肯定,是彰显省农学会存在价值的重要标志。省农学会作为一个具有联系广泛、智力汇聚、独立客观三大优势的群团组织,既要敢于“无中生有”,也要善于“移花接木”,还要注重“推陈出新”,不断做实做强工作抓手,确保省农学会承担任务硬起来,工作职能实起来,对外形象美起来。为此,必须下气力重点抓好七件事:

  一是创建平台。谋划创建安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为省内外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搭建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论坛要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围绕农业科技进步、区块链技术应用、产业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应用、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促进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农产品供应质量、加大市场品牌开发等热点、难点、痛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今年年底前适时举办首届安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力争每年举办一届,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影响,努力让论坛成为省农学会的一张亮丽名片、一块金字招牌。

  二是打造智库。充分发挥省学会专家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智库团队,不断提升服务省委省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决策的水平。组织专家围绕全省“三农”中心工作,每年选择2-3个专题开展深入调研,形成高水平、有见地的调研报告。适时推出《安徽农业专家建言》,报送省四大班子和有关部门,作为智库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

  三是促进发展。省农学会高度关注农业科技进步和科技人才成长,将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建立向主管部门、产业部门推荐优秀产业化项目制度,以超脱的视野助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助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助力安徽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是开展科普。拓展受众群体,既要关注上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又要关注一家一户的广大小农户;拓宽科普渠道,既要通过每年举办的“三下乡”活动等形式,开展面对面、零距离的农业科普,也要通过网络等形式,开展全时段、不间断的农业科普,做到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融合进行;丰富科普内容。由以传统种养技术为主,向以种养技术、信息技术、经营管理、生态安全、法律法规、富农政策并重转变,提高农业科普产品的复合性、针对性。

  五是激励人才。目前,受到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高度关注的《中华农业科技奖》由中国农学会具体承办,每两年开展一次。从2021年开始,省级遴选推荐工作由省农学会具体承办。在遴选推荐过程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把代表安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优秀成果推上去,不断提高获奖命中率,以此激励更多农业科技人才潜心研学、安心创新,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

  六是擦亮窗口。《安徽农学通报》和学会网站是省学会对外发出声音、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下一步,要实施期刊质量提升行动,把稿件质量作为一条生命线贯穿始终,审好每一篇稿件,把好每一期期刊,坚决杜绝“给钱就什么都刊载”的现象发生。要支持鼓励刊载更多原创性、高水平的农业科研成果,争创精品期刊。省学会网站要宣传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会员企业形象。

  七是加强交流。既要加强省内广大会员和会员企业的交流,也要深耕国内大院大学农业科技的富矿,还要利用省农学会组团参访的便利,了解全国全球农业科技进步的新趋势、新成果,推动我省农业科技跨上新台阶。

  第三,着力打造一个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学会。能不能开创农学会新局面,有没有尽到助力“三农”发展的责任,是衡量省农学会担当作为的根本准绳。“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将以此次换届为契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推进落实速度,尽快让省农学会新一届理事会及内设机构高效运转起来。一是夯实党建工作。在理事会层面建立党组织,发挥党组织对办会的把舵定向作用,对会员的政治引领作用;二是完善组织体系,建立新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议事决策机制,规范分支机构管理,加强与市级农学会沟通联系;三是优化办事机构。按照“总体对口、科学高效、职责明晰、富有特色”的原则,建议学会设立办公室、会员服务部、学术与专家联络部、科普部、编辑部等若干办事部门,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各位代表,同志们:

  作为在全省具有较大规模、较强影响的农业学术性群众团体—安徽省农学会,要不断健全学会治理体系,提高学会治理能力,努力把省农学会办成“会员温馨之家”“交流合作平台”“展示形象窗口”“助力发展智库”。

  各位代表,同志们: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冲击,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广大农学会会员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在广袤的江淮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有力诠释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形势下,广大会员及会员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谋深谋透谋精加快发展的路径、潜能和方向。

  各位代表,同志们: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大学习、大宣传、大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省农学会要争做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表率,自觉对标总书记“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这一重要指示,校准省农学会前进航标,锚定省农学会工作职能,彰显省农学会存在价值,贡献省农学会发展能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农业科技创新是我们农学会要面向的主战场,这个主战场“激战正酣”,我们应该踊跃参战;乡村振兴是我们农学会要面对的大舞台,这个大舞台无比广阔,我们应当一展身手;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们农学会要为之不懈进取的宏伟愿景,这个美好蓝图催人奋进,需要我们接续奋斗。初心引领未来,使命呼唤担当。新一届理事会要团结带领全体会员站立在十四万平方公里的江淮大地上,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勠力同心、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奋力奔跑,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奋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ggfw/wnyq/540094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