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青年干部的年度“核心词”

时间:2025-01-09     来源:本网     作者: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九甲镇人民政府 王曦影

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转眼到了2024的尾声,日历也更新到最后一章,回首年初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零二四年新年贺词,并以“很坚实”“很有力量”“很见神采”“很显底气”鼓励广大青年干部在新的一年继续挺膺担当、勇攀高峰。当代青年生逢盛世,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更要坚定信念,于“拔节育穗”的关键时期提炼自身核心词,实现从“青苗”到“青松”的破茧蜕变。

“廉”字当枕,筑华竹之直,寒梅之傲,提炼“清正在德,廉洁在志”的核心词。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在我国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难免有人心浮气躁,想走“捷径”,但“捷径”之下往往是“深渊”;也有人想着趁一时之便不会有大问题,殊不知自己早已掉入层层“围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最重要的就是要防微杜渐,不要温水煮青蛙。”广大青年干部务必加强思想上的藩篱,坚持将权力服务于民、利益为民所图,严守公私分明的界限,确保心中有戒、言谈有节、行动有度。只有把工作开展在“放大镜”下,把权利运行在“聚光灯”中,确保经得起良心的拷问、历史的检验和人民的评判,谨记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做到不与群众争得失、不向组织求私利,方能在历史发展的“大潮”中给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献”字为要,以尘雾之微,萤烛之光,提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核心词。山高路远,止不住行者征程;春秋几变,篆刻鲲鹏轨迹。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新征程下的青年提出寄语:“时代新人”首先要有理想,有梦想,要在中国梦的引导下,将自己的个人梦、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更要把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继承好、发扬好。“当代愚公”毛相林,为带领乡亲们走出大山,数年如一日在险峰绝壁上开凿山路,硬是用手提肩扛造出一条连接山里山外的道路,改变了世世代代“坐井观天”的命运。广大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要像毛相林一样,扎根基层、深入乡村,在基层工作中,以“只问为民耕耘,不求自己收获”的无私情怀,俯下身来,倾听群众声音;走进田野,沾染泥土芬芳,真正做到恪尽职守干事业,淡泊名利作贡献。

“公”字入魂,凭蒲柳之姿,松柏之志,提炼“我将无我,不负人命”的核心词。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底无私天地宽。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月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时讲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中国一如既往,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努力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心怀大义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国之脊梁”,古今内外,有着无数用奋斗担时代重责,为世人树起价值的丰碑。回顾历史,是陆游的“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是岳飞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厥”;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青年干部要时刻谨记“公生明,偏生暗”的道理,走出孤芳自赏的“小我”,融入祖国乃至全世界的“大我”,站在时代潮头,做“大写”的青年。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