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亭林探索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

时间:2024-05-10     来源: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张冬菊 记者 曹佳慧

    “王师傅,农忙季节农业垃圾有点多,麻烦派车来后池路垃圾房转运下农业垃圾……”“好的,今天就安排!”正值春耕春管关键时期,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往日里田头路边随意堆放的杂草、尾菜等均有序堆放在固定点位,等待“专车”运走。这是近日金山区亭林镇农林废弃物收集转运的真实写照。

    亭林镇拥有耕地面积6万余亩,是典型的农业大镇。据不完全统计,全镇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达6000吨。近年来,随着秸秆禁烧、相关部门不收储等现实情况的出现,农业废弃物的处置成了“老大难”问题,这也是农村地区面临的共性问题之一。如何让农林废弃物“变废为宝”实现双赢?今年1月起,亭林镇进行了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先行探索。

    亭林镇油车村的油车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内,工作人员正在将农业废弃物投入大型粉碎设备中。工作人员介绍,收集回来的尾菜、秸秆、杂草、枯枝败叶等农林废弃物将进行干湿分区放置,并去除土壤等杂质,待秸秆含水量达到一定要求后进行粉碎处理,然后压缩成生物质成型燃料。

    第三方服务机构上海添阳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目前,基地农业废弃物处理效率可达7—8吨/小时,加工出的生物质成型燃料是绿色能源,燃烧时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享有‘绿煤’的美誉。并且生物质压块燃料热值高,燃烧时间长,密度大、储运也方便,可以很好地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附加值高的可再生能源,是农林废弃物‘变废为宝’的有效探索。”

    据悉,亭林镇早在2018年就制定了《上海亭林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2017-2035)》,高质量发展绿色农业势在必行。2022年,亭林镇筹划创建油车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基地功能辐射全村。2023年,亭林镇制定《亭林镇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及《亭林镇农林废弃物回收处置奖补办法》,加强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资金支持,培育农林废弃物收储运第三方服务主体。

    2024年1月起,基地再提升,引进压缩模块机、收储设备等,正式启动农林废弃物收储运工作,全镇16个村居的农林废弃物均实现分类管理和有效回收,通过不断优化加工工艺,深化机艺融合,加工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供发电厂及相关单位使用,提高了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形成了“政府推动+第三方服务机构+村居+农户”的农业废弃物收储运行机制。

    亭林镇通过因地制宜建设农林废弃物收集、处理、贮存利用等配套设施,引导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产出大户就地收贮,培育收储运第三方服务主体,形成农林废弃物产业化利用模式。今年预计全年处理农林废弃物5300余吨。亭林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亭林镇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林废弃物收储运机制,到2025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典型模式。


原文链接:https://nyncw.sh.gov.cn/mtbd/20240509/4e1398865c8846e39473a888cd12003d.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