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晒田控苗 抓好早稻中后期田间管理

时间:2022-04-27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水稻苗情简报

  2022年第2期

  钦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编  2022年4月20日

    

  适时晒田控苗 抓好早稻中后期田间管理

  一、苗情动态

  据4月19日钦北区那蒙镇水稻苗情监测点调查:特优7571株高46.8厘米,同比减5.8厘米,亩苗数22.6万苗,同比少10.1万苗,叶龄8.4叶,同比少0.7叶;特优2887株高39.8厘米,同比减9.4厘米,亩苗数20.6万苗,同比少8.4万苗,叶龄8.0叶,同比少0.9叶;桂育12号株高31.1厘米,同比减13.9厘米,亩苗数20.8万苗,同比少8.4万苗,叶龄8.1叶,同比少0.7叶。从上述分析可看出,本期禾苗比去年同期禾苗生发慢。

  二、气象分析

  据钦州市气象台预报结果,4月中旬钦州全市平均气温异常偏低,其中11~15日平均气温异常偏高,16~20日平均气温异常偏低;旬降雨量钦南区、钦北区正常,灵山县略偏多,浦北县偏多;日照时数全市正常。4月11~15日全市以高温少雨天气为主,对无水灌溉的水稻生长不利;18~19日的降雨过程,有效缓解了之前短暂的旱情。

  预计钦州市4月下旬阴雨日数较多,与历年同期相比,旬平均气温正常到略偏高,旬降雨量正常到偏少。旬平均气温,钦南区和钦北区25.0~26.0℃,灵山、浦北县24.5~25.5℃;旬降雨量:钦南区和钦北区25~35毫米,灵山县35~45毫米,浦北县45~55毫米。预报主要天气过程: 22~23日,阴天间多云有阵雨或雷雨,局部中雨到大雨,有雾和轻度回南天气;24~26日,多云间阴天,局部有阵雨;27日,多云间阴天,有阵雨或雷雨,局部大雨;28~30日,多云为主,有短时阵雨或分散阵雨。

  三、生产建议

  (一)适时晒田控苗。

  目前钦州市大多数稻田禾苗已达够苗期,各地农户应注意抓好排水晒田工作,抑制无效分蘖发生,减少养分损耗,巩固有效分蘖,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和抗病虫能力,为水稻创高产奠定基础。

  1、适时晒田。一般在水稻亩有苗数18万苗左右(即禾苗封行时)开始晒田,具体时间要看禾苗长势和田土肥水管理情况等决定,禾苗长势旺、肥力好、排水不便的田块,可提早在亩苗数15~16万左右进行晒田;肥水管理不到位,长势差的禾苗,可在亩有苗数18万苗时晒田,以确保每亩达到足够有效苗数。

  2、露晒田要求。排水晒田时,要疏通田沟、排水沟,保证田水顺利排出稻田,达到全田无水均匀晒田目的。晒田要求:晒田以晒至田面硬实,泥土有开裂,茎叶硬直,叶色变淡黄。如果是禾苗长势差的田块,应采用多露轻晒方式,以确保禾苗正常生长。在阴天多雨时节,可适当延长晒田时间,以达到控苗效果。

  (二)抓好水稻中后期肥水管理。

  水稻生育中后期施肥管理应推广“一攻三喷”技术,以促大穗、防颖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和粒重,防早衰。

  1、适施攻胎肥。施用攻胎肥时,要视苗情,确定追肥时间与数量。在晒田复水后,倒2叶长出时,禾苗叶色淡黄、茎叶硬直的田块可亩施复合肥6~8公斤;晒田不到位,叶色青绿的田块可亩施复合肥和氯化钾各5公斤。

  2、看苗巧施壮尾肥。齐穗期后如果养分不足,禾苗长势差,要喷施壮尾肥,每亩用尿素1 公斤加磷酸二氢钾 100~150 克兑水50 公斤进行叶面喷施,每隔 7 天左右喷1次,连喷2次,以促进禾苗恢复生势,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粒重。

  3、水分管理。早稻幼穗分化期至抽穗扬花期保持田间浅水层为主,幼穗分化期可适当轻露晒田,灌浆期至乳熟期干湿交替灌溉以湿为主,蜡熟期以干为主,收割前1周断水干田使稻穗易于黄熟,谷粒饱满。

  (三)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病虫防治应全面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倡导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特别是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性诱剂等物理防治技术及稻鸭(鱼)共育种养模式,搭配使用农药增效剂提高药效等措施,推进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推荐使用无人机、专业化统防统治,促进病虫害防治实现高效、环保、持续、安全目的。

  早稻中后期要适时做好稻瘟病、纹枯病、胡麻叶斑病、南方黑条矮缩病,以及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福寿螺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在早稻生长期间要经常深入田间巡查,关注病虫测报信息,发生病虫害时,及时选用对口、低毒高效农药,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按照安全施用方法进行喷药防治。

  (四)加强防范强降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确保安全度汛。目前钦州市已进入强对流天气多发期,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将增多,台风洪水也将可能发生,各地要加强做好水库、海河堤坝的检查、维护和除险加固工作,稻区要疏通沟渠,发生洪水时及时排涝预防水淹稻田,并做好灾后管护,减轻水稻受灾损失。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qz/t1179845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