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共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走进贡山县丙中洛镇秋那桶村

时间:2022-04-22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依托传统文化打造怒族文化街

  

  曾经的生产生活工具现在成了装饰品

  “这是熬酒的铜锅,这是妇女织布用的工具……现在这些都不用了,拿来当装饰品。”在秋那桶村委会尼达当村充满民族风情的客栈里,余贵林带客人参观房间的同时,不忘介绍墙上挂着的老物件。

  余贵林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他开起了村里第一家民宿客栈,成为致富带头人,还竞选上秋那桶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秋那桶村委会是云南怒江通往西藏路上的最后村落,有9个自然村、379户1200余人。

  “以前这里不通公路,种点玉米根本吃不饱,找点野生菌也没人愿意来收。”余贵林说,第一次听说民宿时不知道该怎么做,当地政府组织村民到浙江、福州等地参观学习,回来后,他在村里开起第一家民宿客栈。

  同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残疾人余贵权本来在省外打工,看到家乡的变化后返乡创业。当地政府免费提供鸡仔和养殖技术培训,余贵权的养鸡场从开始时的1000只发展到现在的20000多只,并成立合作社,发展社员33户108人,带动村民共同养殖本地土鸡。

  第二批派到秋那桶驻村的第一书记是中交集团(昆明)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支部书记李微。他介绍,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交集团捐建村委会党群活动中心,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让村民们发展羊肚菌、养蜂等产业。

  “集团不仅为当地培养人才、捐资助学,还建了布草洗涤公司、有机食品加工厂,让村民不用出远门就有更多的收入。”李微表示,目前集团正依托电信助力当地打造智慧党建、怒族文化街道改造、农村信息化示范点等。

  近年来,丙中洛镇抓实组织建设,筑牢基层堡垒,与帮扶单位中交集团(昆明)建设有限公司机关党支部进行党建结对共建。探索出“一主三辅”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党总支+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公司化运作模式,通过村民参与、中交集团帮扶,股权归村集体所有的形式成立建筑公司,实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家庭经济增长双赢。

  秋那桶村地理位置独特,自然风光秀美,生态资源丰富,丙中洛镇把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该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以培养乡村旅游人才为抓手,不断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产业,打造怒族文化街。党员带头,引导村民改建自家住宅空闲房间开民宿客栈、农家乐、土特产专卖店等,在乡村旅游业发展带动下实现增收。

  “开客栈的当年,我家就有了两万元收入,后来自驾游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一年可以挣到四五十万元。”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余贵林对秋那桶村的未来信心满满。(记者:黄兴能)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2/zhoushilianbo-new_0418/3855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