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竹荪

时间:2022-04-22     来源: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织金竹荪简介

  1.jpg

  2.jpg

  竹荪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用菌之一,因其具有优美体姿、清香气味和丰富营养而被誉为“真菌皇后”、“真菌之花”。而织金竹荪是在贵州省织金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环境中培养出的一个优良食用菌品种,以其清香、绿色和营养保健等特性一直深受海内外美食家好评,产品远销沿海各大、中城市以及东南亚等国。目前:织金竹荪在种植上已基本覆盖全县,面积达10000余亩,据统计每年织金从事竹荪种植的农户约24000户、50000人以上,从事竹荪加工、营销的企业和人员达1000多人。织金竹荪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19种氨基酸;其特点为:一是织金红托竹荪菌柄肥厚;菌裙脉粗眼大脆嫩,菌盖钟形;菌托遇强光而为紫红色,干品时菌盖、菌裙、菌柄具备。二是红托竹荪菇体无论是菌柄、菌裙还是菌盖置于沸汤时更为脆嫩,久煮不烂,尤其是菌柄能够饱吸解汤汁,具有清鲜脆嫩的口感。三是红托竹荪气息清香,绝无异杂臭味,竹荪属是一个拥有较多种、变种的家族,其中绝大多数都具有程度不一的异杂臭味,惟有红托竹荪气息清香,无论何种烹饪均极为鲜美,令人乐于接受。四是红托竹荪适用于多种方法烹饪和加工为方便食品。五是红托竹荪含有一定的生物防腐剂,据近几年一些美食爱好者证实,夏天用织金竹荪煮汤不容易变质,是夏天煮汤的最好防腐原料。

  其品质优势是其它品种和其他产地的竹荪无可比似的,堪称整个世界竹荪家族中的佼佼者,自古即为南方官吏朝贡珍品。因1972年周恩来总理宴请美国特使基辛格而开始走俏世界市场。

  织金竹荪自1986年在织金人工驯化栽培研究成功发展至今,已成为年种植面积达10000多亩,产量达1000多吨,销售产值达6亿多元,有数万农户参与的特色产业,产品主要畅销香港、台湾和东南亚各国。

  织金目前是国内唯一最大的清香型红托竹荪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集散基地,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拥有强大的生产规模和庞大的技术队伍以及竹荪制种、栽培、加工上的最大技术优势;数以万计的农户从事竹荪生产而实现料脱贫致富,织金竹荪已成为县内一项享誉中外的名副其实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富民产业。

  3.JPG

  4.jpg

  织金竹荪自形成发展以来,得到了国家、省、地、县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先后投入扶贫资金、产业化资金、财政科技扶贫资金等共3000多万元,扶持种植农户、基地建设和深加工企业。目前上市的竹荪产品有52°、38°、18°竹荪保健酒;500g、250g、100g精品盒装竹荪,竹荪及竹荪加工系列产品先后荣获“93年第五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泰国曼谷“93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展览会”金奖;“94成都全国星火精品”金奖,95年全国第五届食用菌大会被为食用菌优质产品奖,2000年首届“中国一织金竹荪溶洞节”上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誉为“中国竹荪之乡”。2003年10月被授予毕节地区优质农产品称号,2005年11月“织金竹荪”获有机认证,2007年在贵州省第三届农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名特优农产品。同年11月由织金县果蔬协会选送的织金竹荪在湖南长沙国际食用菌博览会上,在国内外多家企业(产品)的竞争中荣获“2007中国(长沙)国际食用菌博览会金奖、优质农产品奖”。2008年10月“织金竹荪”地方标准获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并定为省级地方标准,2009年11月“织金竹荪”获无公害认证,2010年“织金竹荪”高产栽培技术获贵州省农业丰收计划一等奖,同年“织金竹荪”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

  随着织金竹荪知名度的提高,人们对织金竹荪的营养、滋补、保健作用的认识,织金竹荪越来越受国内外广大销售者的青睐,市场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5.jpg

  6.jpg


原文链接:http://nynct.guizhou.gov.cn/syqt/tsny/201701/t20170113_2373260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