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2年广西春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桂农技发〔2022〕6号)
时间:2022-04-22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各市、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心):
花生是我区主要的油料作物,为切实抓好2022年我区花生生产,确保食用油有效供应,现将《2022年广西春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参照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2021年2月 15 日
2022年广西春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我区春花生已开始进入播种阶段,为做好我区春花生适期播种和生产管护,实现花生稳产高产,结合广西气象条件和生产实际,特提出如下技术意见:
一、抢抓时机及时翻耕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结构疏松、理化性状好、土层较深厚、中等地力以上的轻壤或沙壤地种植春花生,前作以水稻或其它禾本科作物为好。也可与甘蔗、玉米、木薯等高杆作物或在新植果园、幼龄果园间种。播种前在土壤墒情适宜时,及时翻耕整地,使种植地块达到深、松、细、碎、平、无杂草。
二、选好良种,抢晴晒种
宜选用适合我区种植的且通过国家登记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早熟的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油用为主的宜选用仲恺花1号、桂花36、航花2号、粤油7号、汕油188、湛油75等高产、高油品种;鲜食为主的宜选用粤油390、粤油43、仲恺花10号、桂花58、泉花27等高产品种,或桂花黑1号等富硒黑衣品种,桂花红198、珍珠红1号等红衣品种;提倡选用桂花37、桂花63等高油酸品种。
播种前要做好种子处理:剥壳前带壳晒种2~3个半天。晒种后剥壳选种,选用1、2级种仁作种。推广使用花生专用种衣剂进行拌种包衣处理。
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春花生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土壤湿度达65%~75%左右即可尽早播种,适宜的播期为:桂南地区2月20日~3月20日,桂中地区3月20日~3月30日,桂北地区3月30日~4月10日。
目前我区主要采用两种种植方式:一是采用宽窄行起畦种植。畦宽160厘米(包沟),每畦种4行,畦的两边是窄行,中间是宽行,窄行距为30厘米,宽行距为40厘米,穴距16~18厘米,每穴播种2粒种仁。二是单畦双行双株种植。畦宽80厘米(包沟),每畦种2行,行距30厘米,穴距18厘米左右,每穴种2粒种仁。无论哪一种方式,都要做到畦面平整,株行距一致,播后覆土2~3厘米,深浅一致。每亩种植20000~22000苗,瘦地可适当增加到24000苗。此外,各地还可根据当地种植栽培习惯,采用花生间作木薯、甘蔗和玉米等种植方式,间种种植密度一般为8000~10000株/亩。
地膜覆盖栽培:按上述两种方式播种覆土后整平畦面,全畦喷施除草剂后覆盖地膜,花生苗出土后及时用利器破膜引苗,收获后注意回收废旧地膜。
四、及时查苗补缺,清棵蹲苗
春花生齐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缺,若地膜覆盖栽培在播种后5天左右要及时破膜引苗。查苗补苗在播种后10~15天进行,可通过常规育苗补植、育苗移栽及催苗移栽等方式进行补苗;同时,花生出苗后要及时清棵(用小锄将花生苗周边泥土向四周扒开,形成小土窝,使子叶和第一对侧枝露出土面接受阳光)蹲苗,清棵应在齐苗第一次中耕后及时进行,清棵后17~20天为蹲苗期,蹲苗后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
五、施足基肥,适时追肥
春花生要获得高产,必须施足基肥、适时追肥。一般每亩施优质有机肥1000~1500公斤,硫酸钾型三元(15-15-15)复合肥20~30㎏和钙镁磷肥70~100㎏,配施适量的硼、钼等微肥。具体施肥方法是:土杂肥、猪牛粪等有机肥和磷肥在播种前10~15天混合堆沤,复合肥在播种前2~3天与堆肥混合,在整地最后一次犁耙时再将上述堆肥的60%~70%撒施,犁耙均匀后起畦播种。余下的堆肥集中撒施在播种沟内然后覆土3~5㎝即可播种。在开花下针期前期,结合最后一次中耕培土,每亩撒施石灰50公斤和草木灰各20~25公斤,以减少花生病害和增加花生产量。在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根据花生生长情况,若发现早衰则可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1~3次。
六、科学排灌
花生不同生育期需水量有较大差别。通常幼苗期需水量少,开花结荚期需水量多,饱果期需水量又较少,即“两头少、中间多”。根据花生的需水特点,苗期土壤持水量要求保持在40%~60%,下针结荚期持水量为60%~70%,饱果期持水量为50%~60%。春花生前期遇旱应沟灌适当补水,生长后期进入汛期,雨水较多,应注意排水防涝。
七、抓好病虫草鼠害防治
(一)杂草防除。播种覆土后,每亩用72%都尔100~150ml或50%乙草胺80~100ml兑水60公斤均匀喷洒畦面畦沟,土壤过于干燥应先行喷水或适当增加除草剂兑水量。在花生苗后3~4叶期,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可用35%稳杀得乳油50毫升,加水60升,茎叶喷雾。
(二)病害防治。预防花生叶斑病、锈病等真菌性病害,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稀释液,在病害即将发生前或发病初期施药,以后每隔7~10天喷药,喷药时叶背叶面均应喷到,每亩用药量为90~100克。
(三)虫害防治。虫害严重时,应及时采用高效低毒杀虫剂进行喷杀,斜纹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等食叶害虫,可于幼虫3龄前用溴氰菊酯乳油、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氯虫苯甲酰胺、辛硫磷乳油兑水喷雾防治;蚜虫、蓟马等害虫可用吡虫啉、噻虫嗪等进行防治;红蜘蛛可用哒螨灵、螺螨酯、阿维菌素等进行防治。
(四)鼠害防治。在播种前和开花后及时使用高效低毒杀鼠剂放置田间地头和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统一灭鼠。
八、适期收获
花生收获期,应选在主茎中下部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油用花生饱满荚果比率达到80%以上,鲜食花生饱满荚果比率达到80%以上时,具体收获期,还应根据天气和地块情况灵活掌握。可适当晚收,延长饱果充实时间,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收获后,应尽快晾晒或烘干使荚果含水量降到10%以下,及早精选入库。花生贮藏应控制温湿度条件,降低霉捂和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加强仓储害虫防治。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njtg/wjtz/t1128790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