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捕——黑夜和白昼之间

时间:2022-07-26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叮铃铃......凌晨1点10分,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石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张利在睡梦中醒来,迅速接通了值班电话。

  “你好,这里是石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你好,我看见石泉县太阳村一处农家乐旁的河边有灯光还有划船的声音,好像有人在下网捕鱼。”

  “好的,我们马上前去查看。”

  挂断电话,已在农业系统工作整整39个年头的张利熟练地拨通了同事们的电话,凌晨1点20分,渔政执法三中队3名队员迅速集合前往举报地点。

  举报地点地势复杂、道路狭窄,为避免暴露,所有人员下车猫着腰,压低步子谨慎前行。张利作为执法大队的老大哥虽然已接近退休年龄,但是每次出任务总是走在最前面为大家探路,今天也不例外,他一边慢慢摸索着前进,一边观察着周边的环境,就像身经百战的老侦查兵一样发现异常及时用手势告知大家。

  终于在一个通往河边的岔路口,发现了一辆疑似当事人使用的摩托车,在张利老大哥的指挥下,同事们兵分两路,一边蹲守在嫌疑车辆附近的草丛中,一边拿着热成像仪器在隐蔽的高处观察河里的一举一动。

  随着时间滴答滴答一分一秒的过去,陪伴战友们的是夏夜的蝉鸣、月光中的萤火虫以及耳边嗡嗡环绕的蚊虫。战友们忍受着酷暑的闷热和蚊虫的叮咬,潜伏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近3个小时。

  天渐渐破晓,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按照经验,捕捞者快收网上岸了,可今天都这么久了,周围没有一点动静,难道是潜伏被发现了?

  老大哥张利似乎觉察出大家的担忧,悄悄地来到每个人的身边,轻声安抚大家并说到:“大家都再等等,执法办案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坚强毅力。”

  坚定的语气,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让所有执法队员瞬间提起精神,团队凝聚力爆棚。战友们在老大哥的鼓励下,坚守自己的位置,严阵以待。

  破晓时分,忽然一连串在浅水中行走“噗通、噗通..”的脚步声隐约传来,战友们在隐蔽中即紧张又兴奋。

  突然,一道明晃晃的电筒光源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一个手持电筒,拖着皮筏的非法捕捞嫌疑人进入了大家的潜伏圈,战友们当即挺身而出,亮明身份,将非法捕捞嫌疑人带回执法大队做进一步详细调查。

  据调查,非法捕捞嫌疑人刘某某使用的捕捞工具为“三重刺网”,属于禁用渔具;刘某某的捕捞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第五十三条第一款,石泉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第八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内从事生产性捕捞,或者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长江河口规定区域等重点水域禁捕期间从事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没收渔获物、违法所得以及用于违法活动的渔船、渔具和其他工具,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采取电鱼、毒鱼、炸鱼等方式捕捞,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所有案卷做完,老大哥张利站在单位走廊伸了伸懒腰,看了看东方已呈鱼肚白的天空

  不禁对身边的执法小青年感慨道:“随着长江禁捕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广大群众对禁捕法律法规政策知晓率也在不断提升,虽然电、毒、炸此类案件大幅度下降,但是非法捕捞、违规垂钓案件还是时有发生,十年禁捕才刚刚开始,把‘为全局计,为子孙谋’时刻记在脑海里,万不能懈怠放松,渔政执法的青年们,执法一线锤炼人,持之以恒的加油吧!”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gzdt7617/20220723/980071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