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开展2022年世界环境日增殖放流活动

时间:2022-06-14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6月1日,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运行的黄登、苗尾·功果桥鱼类增殖站开展2022年世界环境日增殖放流活动。本次活动由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组织。放流的鱼类为澜沧江珍稀土著鱼:光唇裂腹鱼、灰裂腹鱼、澜沧裂腹鱼、后背鲈鲤,其中后背鲈鲤2021年2月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共向澜沧江投放以上珍稀土著鱼苗10万余尾,活动均得到了专业的机构进行公证和鉴定。

  黄登鱼类增殖站放流的数量和规格为光唇裂腹鱼10-16cm2222尾,灰裂腹鱼10-16cm1444尾,澜沧裂腹鱼10-16cm1360尾,后背鲈鲤6-8cm2242尾,共计7268尾,并对其中2000尾鱼苗进行标记用于后续增殖放流效果评价。

  

  苗尾·功果桥鱼类增殖站放流的数量和规格为光唇裂腹鱼8-10cm5.2万尾、3cm3万尾,灰裂腹鱼8-10cm0.9万尾,澜沧裂腹鱼8-10cm0.9万尾,后背鲈鲤8-10cm0.3万尾,共计10.3万尾,并对其中1万尾鱼苗进行标记用于后续增殖放流效果评价。

  

  

  

  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重要流域珍稀鱼类的人工增殖技术研究,本次放流活动对保护澜沧江珍稀鱼类种群延续,补充澜沧江土著鱼类资源,维护澜沧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拟稿人:周睿 付贵权 审核人:鲁祥兴)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2/yunnongkuanxun-new_0602/3870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