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漓镇:经济向好 发展向新 民生向暖

时间:2024-12-31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一水二分,七分入湘,三分入漓,湘漓从此分派”,兴安县有名的“鱼米之乡”湘漓镇因此得名。

  春华秋实又一年,一路芳华一路歌。在奋斗者匆忙而坚实的步履中,湘漓镇走过了充实而厚重的一年。2024年,兴安县湘漓镇以打造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为目标,锚定区、市、县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力以赴抓项目、稳产业、重治理、保稳定、惠民生,有力有序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实,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份份喜人的收获,折射出湘漓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与旺盛活力,展现了该镇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前三季度,该镇工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4%。新的增长点培育有力,新入库投资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额达1.76亿元。

  今年,该镇高质量发展资源要素汇聚叠加,重大项目落地见效,相继落地、投产、建设湘江三桥及道路新建工程项目湘漓段(1.3亿元)、五里峡灌区节能节水湘漓段(7000万元)、农业大棚屋顶光伏(3000万元)、兴安县民兵训练外场项目(1300万元)等一批重大项目,镇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湘漓镇是农业大镇,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打造“湘漓北渠”农产品品牌,先后建成北渠产业示范基地、华南最大草莓苗培育基地(3000亩),自治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园4家;建成以犁头众兴为代表的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樟树港辣椒100亩、白玉丝瓜200亩,成功发展以果蔬种植为主的400亩“大棚经济”,成为兴安县引进新品种的“领头羊”;建成欣利、立洪等存栏约500头现代化标准肉牛养殖场,建成弘正、谋雄等存出栏约2000头的规模养殖场4家;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3年呈现增长态势,10万元以上强村达6个,湘漓镇双河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获评自治区第二批村集体经济示范组织,逐步建成兴安县“菜篮子”“肉盘子”工程主产区。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湘漓镇聚焦“天更蓝、水更清”,生态底色不断厚植。该镇全面落实“三长制”,实施油茶造林工程440余亩及其他生态造林700余亩,强化灵渠水系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严厉打击盗采河砂、非法捕捞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加强与渔政、市监等部门合作联动,共开展市场执法、护岸巡查检查120余次,自然资源执法动态巡查260人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同时,湘漓镇“和美乡村”项目也在稳步推进,通过强化城镇精细管理,持续开展镇区市容环境、经营秩序、私搭乱建等突出问题整治。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统筹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整治“三大革命”,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湘漓镇聚焦“保基本、兜底线”,党建赋能基层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

  通过积极推进建设党建联盟,该镇围绕兴安县农业大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加强商会与村、企业与村互动,组建湘漓镇商会党支部与犁头村党委党建联盟,打造120亩蔬菜瓜果高标准种植示范区。发挥村级党组织群众优势与商会党组织资源优势,示范带动周边近100户农民加入种植队伍,平均每天提供近100个务工岗位,长期帮扶18名脱贫人员或家庭困难人员。

  同时,该镇不断健全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诊工作法”融入“五彩党建”品牌建设和“四强党支部”建设。目前已组织湘漓镇派出所党支部、湘漓镇政府党支部联合开展夜巡夜访52次,由“支部书记+民警+政府干部”队伍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356件,并调解成功303件,成功率达到85%。

  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湘漓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乡镇党建工作,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央民族工作座谈会精神等学习内容纳入“三会一课”、干部集中学习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契机,由镇党委牵头开展“北渠魅力三月三,民族团结一家亲”系列活动,吸引各民族参与者800人次参加。在新起点上,湘漓镇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l/t1946417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