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旗保护性耕作技术撑起农民钱袋子

时间:2022-04-21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并以战略家视野审视中国人的“饭碗”问题。敖汉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发展重要指示精神,旗农牧局作为农业职能部门,根据敖汉旗实际,依托国家惠农政策,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和全旗粮食安全。

  这几天,下洼镇贺也村春玉和组村民可以说乐得合不拢嘴,男女老少忙着签协议,听讲座。究其原因是农牧局一项免耕少耕播种技术的推广,让去年这个组几户种植户增收受益,今年整个组都动了起来。在推广现场,受益村民刘庆柱结合自己经验和感受,给现场的村民算了一笔账。

  保护性免耕少耕播种技术是国家实施的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的一项惠民政策,是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自保护性耕作行动开展以来,旗农牧局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出发,通过宣传培训、对比试验、试点先行、观摩等大力推广这项技术。去年下洼镇贺也村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700亩,通过自身成功实践,今年,这个村实施整村推进,带动周边农户扩大种植面积。

  2022年,全旗以10个乡镇苏木做试点推广这项技术,带动周边20多个行政村。在古鲁板蒿镇新兴村,记者看到村民王翠珍正在自家地里劳动,这个地块儿是王翠珍去年利用保护性耕作免耕技术播种的,她表示这个技术效果不错。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原先传统的耕翻作业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破坏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风蚀和水蚀,降低土壤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因为秸秆焚烧,乱堆乱放以及大量施用化肥,严重污染了环境。保护性耕作及有效避免这些弊端,实现“四节、三增、二省、一保护”。

  记者从农业部门了解到,从2020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以来,已经在全旗11个乡镇22个行政村推广2.14万亩。目前来看,这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农户的广泛认可,今年市局下达给我旗的任务是2万亩,目前已经落实地块面积1.5万亩。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cf/202204/t20220418_20402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